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 

21世紀初的德國因為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不斷攀升而被稱為「歐洲病夫」,沒想到經過了一世紀,Ifo經濟研究所名譽院長Hans-Werner Sinn再次認為德國是「歐洲病夫」,主要原因在於德國最大經濟體製造業產出持續低以及高能源價格。

「歐洲病夫」最初是用於描述 1998 年的德國經濟,當時德國正努力面對統一後經濟帶來的代價高昂的挑戰。Sinn院長表示,這不是一個短期問題,而是與汽車工業有關。汽車工業是德國工業的核心,許多政策都會將汽車工業列入考量。汽車一直是德國主要的出口產品,然而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5月德國汽車出口在數十年來首次出現外貿逆差,總額為10億歐元 。雖然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後來德國恢復了貿易順差,並在2023 年 6 月達到 187 億歐元,但出口市場仍然低迷。

除了汽車業景氣低迷,投資者對德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可行性抱持懷疑的看法,也是造成德國「歐洲病夫」稱呼的原因之一。在普丁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歐洲希望不要再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因此,德國政府的目標之一是到 2045 年實現碳中和,但有些人認為德國對於天然氣的做法 過於樂觀

化石 中東 亞洲 藍色背景 業務 化學藥品 施工 柴油機 能源 工程 環境 設備 工廠 燃料 氣 汽油 行業 橙 污染 生產 抽 鋼 日落 技術 泰國 運輸 黃昏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Sinn在參加義大利的安博思論壇 (Ambrosetti Forum) 發表時表示,德國對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的依賴將導致 波動性問題,恐怕會給企業帶來問題,因為必須用傳統能源來填補這些缺口。Sinn說:「這等於是雙重成本,對於工業十分不利。」德國貝倫貝格銀行 (Berenberg) 於8 月份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隨著企業將業務轉移到天然氣和電力更便宜的國家,例如美國或沙烏地阿拉伯,德國可能會損失其現有工業產能的2%至3%。

能源價格的不確定性導致商業界的信心暴跌,越來越多的跡象亦顯示德國大眾對向更可持續的歐洲轉型不再抱有幻想,特別是當人們感受到成本不斷增加的影響時。此外,可持續性的關注情選況也會影響到政治發展:當前的政策有點缺乏實用性,使得民眾轉向其他政黨。

Reference

Germany is the ‘sick man of Europe’ — and it’s causing a shift to the right, top economist s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