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嘉蔚/採訪報導】今年年初的台灣燈會中,在靠近松山文創園區的「源展區」,可以看見一個用漂流木勾勒,看起來像飛行,也像游動生物的地景藝術〈潛行的靈光〉。其中的巧思不僅訴說了原住民族的故事,也展現了人與環境共融的意象。

3月30日,台東縣政府為了響應永續環保的藝術認養行動,及延續2023台北燈會原住民族主題作品〈潛行的靈光〉藝術之美,將作品移師台東美術館戶外展出,點亮台東寧靜的夜晚。

〈潛行的靈光〉由光織屋的藝術家杜瓦克.都耀與藝術總監陳淑燕共同設計與創作。創作概念來自噶瑪蘭族部落耆老於火堆旁講述遠古奇幻故事的情景,透過神祕深邃的光與線條,似魚非魚的古代生物造型燈具,傳承生命在自然中搏鬥的智慧,以及對山林與海洋的愛,轉化為對未來的想像與期待。

〈潛行的靈光〉的意象看起來如屬海洋、又屬藍天,在鬱鬱蔥蔥的草原中展出,又如在原野森林奔跑的獸;作品用質樸又具生命力線條的漂流木、微微華麗又有現代感的金屬線,以及半透明的纖維布料,勾勒、編織出複合多元的造型生物,重新將感動匯聚在人心中,也喚起每個人內心潛藏的自然原始力和奇幻想像。

陳淑燕與杜瓦克.都耀使用纖維材料與竹子等素材編織創作。(圖/翻攝自光織屋臉書)

陳淑燕與杜瓦克.都耀使用纖維材料與竹子等素材編織創作。(圖/翻攝自光織屋臉書)

擁抱大自然  以植物為創作素材

在纖維藝術創作上特別專精的陳淑燕在受訪時分享,因著自己高中時期接觸過服裝設計,因此從繪畫創作接觸到纖維藝術時,特別有感受,更驚喜地發現,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纖維材料與編織工法,不只是手工藝的表現,更是能彰顯意念與故事的藝術表現。1960年代,歐美國家也使用編織、布料、染色這類型的手法和素材,來表達情感和意念,因此掀起一陣「纖維藝術」的創作風潮。

陳淑燕從小在台東鹿野高台長大,大學畢業後開始思考人與自然及土地的關係。她經常在鄉間騎著機車,參加許多原住民的聚會和慶典,也因此除了更深入了解原住民的文化,也發現自己喜歡與植物、土地有關的原生創作素材。

若要探究織品的線材,其源頭就是植物的樹皮、枝幹。走進山林中探索原材料時,陳淑燕也看見台灣有很多的特色植物能做成各種不同的樹皮布,不僅能表達在地的文化,也是將自己與自然重新連結的最佳實踐場域,當中也有很多生活意象與歷史脈絡的連結。

樹皮布藝術。(圖/翻攝自光織屋臉書)

樹皮布藝術。(圖/翻攝自光織屋臉書)

「我們應該與大自然重新連結,大自然也是我們生命的懷抱」,陳淑燕覺得,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最原始的孩子,擁有純淨和豐盛的生命力。因此她相信,若帶著這樣的特質與自然連結,內心的感動和生命力也會隨著藝術的呈現迸發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接近大自然是會讓我們的心更加清澈透明的。運用自然材料創作,除了素材唾手可得,在創作過程中,也因與自然的內在對話,而使個人的生命更加豐滿與充滿延伸的可能」,她說。

在創作中,陳淑燕與杜瓦克.都耀經常用竹子、樹皮布創作,也大都以燈具的形式呈現。她說,燈就如我們內在的光,被自然呼喚出來,充滿純淨且充滿溫暖。

陳淑燕。(圖/翻攝自光織屋臉書)

陳淑燕。(圖/翻攝自光織屋臉書)

篝火象徵世代與環境融合

原住民部落中經常會升起火堆,族人們一起圍繞在火堆旁講故事、分享智慧與經驗,甚至也會討論重要的事。雖然陳淑燕是漢族,但是長年住在原住民部落裡,也使得她很喜歡部落裡的生活與文化。

圍著火堆不只原住民內心感到溫暖,人們平時露營時點燃營火,圍繞在營火旁吐露心事,也會讓人們的潛意識進入沉靜。

陳淑燕表示,當濱海的部落族人圍著篝火,聆聽耆老講述著他們以前上山下海打獵與生活的故事,總是能激發年輕族人的想像力。像是傳說有個很會跳高的族人,能用撐竿跳翻越陡峭的山谷,使敵人追不上他。大家在部落裡交流,總是有奇思異想,這也很像是整個部落古老與未來兩個時空背景的串接。

當陳淑燕聽到這類傳說時,想像力就會被激發出來,她希望能做出一個能讓人充滿各種想像,也能牽動潛意識的造型藝術。「它可能是游在海中、高掛在天上的生物;它的造型可能是很多東西的結合,展現的方式很自由。」因此她便用有機造型的漂流木、現代感的金屬線、和柔軟的布做組合。

〈帶著山的記憶,我們在此匯流交織,迎風航行〉。(圖/翻攝自光織屋臉書)

〈帶著山的記憶,我們在此匯流交織,迎風航行〉。(圖/翻攝自光織屋臉書)

每一根漂流木都有故事

漂流木在山上因為遭遇強風而被吹斷,從上游開始不斷被沖刷、捲動到汪洋大海中,最後被海浪推回到岸邊。陳淑燕覺得,這樣的過程就像是一個生命離開母體,經過很多環境的淬鍊,最後形塑出充滿故事的單獨個體。漂流木的線條與造型是大自然雕鑿出來的,每個痕跡都訴說它所經歷的故事。

在這次的設計中,她先用漂流木勾勒出整體的流動性與活潑感,再邀請幾名共同協作者一起發揮,讓他們憑著這些漂流木的曲線與連接時的感動,把心中的感覺呈現出來。

「每一根漂流木的故事,再搭配每一個人的故事,在製作過程中,從抽象到具體,其實也促成了我們與大自然對話的機會」,陳淑燕說。

〈潛行的靈光〉。(圖/陳淑燕提供)

〈潛行的靈光〉。(圖/陳淑燕提供)

象徵不同生物  也代表台灣多元文化

可能也有人好奇,這樣的裝置藝術為什麼會有好多個作為一組呈現呢?陳淑燕表示,這是希望讓觀賞者感受到奇幻的氛圍,能夠遊走在整個場域中。

「我們雖然是個體,但也會與其他人事物互動。」作品中的每一個奇異生物,都不是單獨的存在,它融合了多項素材,創造出既古老又現代、既柔軟又堅韌的集合體。

用最自然的漂流木勾勒,展現出原始、樸素與自然的感覺;再用金屬編織呈現出泡沫的造型,讓作品更有靈魂,這樣的融合也產生很明顯的對比,用原生布料作為連接,也象徵著兩個衝突感的融合。

在今年初台灣燈會布置時,有人經過看見〈潛行的靈光〉,曾好奇地問陳淑燕這是什麼生物?事實上〈潛行的靈光〉的創作理念就是希望能不限制大家的想像,呼喚大家內心深處的想像力。因此陳淑燕總是以「那你覺得像什麼?」的反問方式回應。

有人告訴她像鳥,有人覺得像鳳凰,也有孩子說它像魚。「這些說法都對,這些都是它。」對作品的想像力讓人們有跟自然互動的參與感,再加上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看見,因此〈潛行的靈光〉也展現了觀者內在潛藏的初心和自然想像力。

陳淑燕也分享,也有遊客告訴她,〈潛行的靈光〉就像台灣的環境,複合式文化、多元且豐富。但即便如此,大家仍共融相處。這讓陳淑燕很感動:「我覺得台灣就像大自然的瑰寶,充滿很多環境與人文的變化,我們也希望大家在這當中,讓自己有更強韌的生命力和融合力。」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用漂流木 與大自然對話】〈潛行的靈光〉訴說原民部落與環境永續的奇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