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syche賽心姬

當孩子佔有慾太強,什麼東西都喊「我的!全都是我的!」的時候,其實就代表他們開始發展「所有權」的概念,進入了「全部都是我的」階段或「我的」階段。

當孩子出現佔有慾強的特徵,動不動就對某件物品宣示主權時,就表示他們開始有「所有權」(the concept of possession)的概念,這是個相當重要的的發展里程碑。但為了讓他們更融入團體生活,父母要如何幫助他們呢?

Set,Of,Different,Cute,Toys,On,Wooden,Table,In,Children's

什麼是「我的」階段?

隨著孩子發展出所有權的概念,他們會開始測試大人的底線和想辦法獨立。或許孩子此時的行為讓父母很頭痛,但它不過就是個過渡期,安慰自己「過了就好」。

1.凡我所見.皆是我的!

孩子對一個物品產生占有慾,或否定他人的所有權主張,例如:「不是媽媽的,是我的」、「不是爸爸的,是我的」,都顯示出孩子已經開始理解:人物品之間存在著關聯性。

2.先喊先贏或先搶先贏

研究顯示,2至4歲的兒童認為「先擁有該物品的人,才是正當的擁有者」。因此,學步兒在玩耍時,最常出現的爭執對話就是:「我先拿到的/看到的」、「我先的」、「不是,我先!」

Involved,Little,Daughter,Her,Vietnamese,Mother,Play,On,Warm,Floor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

由於每個小孩的個性與所處情境均不同,因此,沒有一個方法適用於每一個人,家長須判斷當下情境適合使用哪種方法,協助孩子調解紛爭。

1.明白告知.擁有者是誰或孩子擁有什麼

在這一階段,學步兒只是分不太清楚哪些是他們的、哪些不是。不妨可利用他們「先喊先贏」的觀念,搶先在孩子主張所有權之前,很明確地告知孩子哪些是他們的,他們可能就不會再堅持下去。

2.讓孩子有一些「擁有」與「支配」的權力

孩子若對於一些物品(如玩具)有擁有權和支配權,有助於降低他們的焦慮感,減少執著。像是拿到數量很多的玩具或水果後,試著讓他分配玩具或水果要分享給誰。

3.忽略也是很好的辦法

跟學步兒發生爭執時,不要硬碰硬!當他主張「我的」時,不需要去修正他「那是姐姐的」或「不是,那是我的!」。但這裡的忽略是指:爸媽表示聽到後,不需要認同或否認,只需要給他一個「我聽到了!」的微笑即可。

4.練習輪流與等待.教導社交技巧

在家裡就能跟孩子練習輪流與社交的技巧。可以設計一個情境,例如:「我還在玩,可以等我玩完嗎?」、「請問:輪到我了嗎?」、「我可以用這玩具和你交換嗎?」

5.適時協助孩子釐清他們的目的

有時候,孩子因為警覺心太強,一看到有人靠近就會著急地大喊「我的」,此時,大人應協助釐清兒童行為背後的目的,例如:向孩子解釋別人只是想看他玩,或是想要一起玩而已。

6.大人示範

如果是大孩子,大人可以示範「借」或「分享」。孩子常常體驗到大人願意分享東西給他,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會漸漸學習到分享的概念與行為。

有了所有權的概念,加上適時的引導與說明,終究會度過「我的」階段/「所有的都是我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不要強迫孩子分享,而是等待孩子願意分享!等待孩子的同理心與認知充分發展時,他就會願意分享了!

※原文刊載於2022年07月號《媽媽寶寶》425期。

※原文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4213

※延伸閱讀

獨生子女真的學不會分享?心理師:「家人就是孩子最好的學習對象」 

孩子總是不愛你買的玩具?瞭解「遊戲行為發展階段」讓你替孩子挑選出最合適的玩具!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