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

重視營養攝取的民眾,想必對「DHA」這種營養素並不陌生,而其中絕大多數的人,只要提到DHA第一瞬間就會聯想到「深海魚油」,但你知道嗎?其實魚類跟人體一樣,並不會自行生成DHA,事實上,深海魚油中的DHA是經過海洋食物鏈積累而來。更值得被注意地是,在此過程中不僅營養素會累積,海洋中的重金屬汙染也可能層層疊加,而「微藻」作為海洋食物鏈的源頭,一些稀有的海洋更具自然生產DHA的能力,若能透過經品質認證,嚴格把關的培養槽養殖這些微藻,並進行萃取,不只能提供最純淨、直接的DHA來源;協助改善海洋過度捕撈等生態議題;更能解決素食者難以補充DHA的困境。

DHA作為細胞膜主要成分 協助神經、器官發育

美國加州大學微生物學博士暨成功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楊惠郎及陳逸民教授,為推動台灣傳統水產養殖永續經營,長年進行石斑魚魚苗科技研究,然而,過去在培育魚苗時常出現魚苗畸形的問題。在偶然之間發現,如讓魚苗攝取特定富含DHA的微細藻,牠們畸型機率會大幅降低,而這也連帶成為了楊惠郎教授投入藻油DHA推廣的契機。

DHA為何這麼重要?楊惠郎教授表示,人體由無數細胞組成,而細胞膜主要成分即為DHA,「所有器官發育、組成及功能都需要它」,舉例來說,神經元細胞膜中約有50%為DHA,包含腦神經、視神經等。然而人體無法自然生成DHA,因此所有年齡層攝取DHA都有其必要性,尤其人體各方面功能,約從25歲以後會開始逐年退化,對此,楊惠郎教授說:「適量攝取DHA可延緩身體老化,並非把你變年輕,而是從旁協助人體器官修復,並維護健康。」

另外,楊惠郎教授提到,孕婦在懷孕期間會將體內部分DHA轉移給胎兒,而現已有許多科學文獻指出,若孕婦體內沒有足量DHA,與胎兒的發育、智力發展、腦神經發育都息息相關,甚至困擾許多新手媽媽的產後憂鬱症,也可說與DHA缺乏相關。

改善體內轉換效率 吃素者獲取DHA有了新選擇

不少人會想說,想要降低吃進海洋重金屬汙染的風險,選擇從植物性的亞麻仁油、印加果油攝取DHA,應該也可行?楊惠郎教授指出,事實上這些食品,也是過去素食者主要獲取DHA的來源,「並非不行,只是效率不佳」。

若攝食上述植物源的亞麻仁油ALA,ALA結構為18個碳,進入人體後經一連串生化反應,轉換為20個碳的EPA,再合成22個碳的DHA,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目標–DHA。然而,楊惠郎教授解釋,「研究報告指出這成功轉換率約僅0.01%-5%」,換句話說,若要吃到成人每日建議的DHA攝取量,最多可能要吃到2公斤的亞麻仁油,遠超過建議攝取值。因此,同樣要攝取植物性DHA,藻油或許是更直接的DHA來源。

取得人類與生態平衡 健康食品持續改良、品質控管

若藻油DHA如此有益,為何以前無法大量生產?楊惠郎教授坦言,「並非所有藻類都能生產DHA」,全球海洋中藻類從大型昆布到綠藻、藍藻等微細藻,約有四萬多種,其中僅有極少數微藻(micro algae)有合成大量DHA的功能。而即便尋找到能夠合成DHA的微藻,也需要優良的技術與嚴謹品質控管,才能人工養殖。楊惠郎教授以多年的研究經驗,必需於大型發酵槽中純化海水或以純淨鹽水做為微藻生長環境,且需以精密質譜儀檢測萃取出的藻油,楊惠郎教授說:「當一個科學家,甚麼都要有科學根據,因此過程中每一環節的品質監控相當重要。」

楊惠郎教授數十年來投身研究,旨在維護台灣漁業永續經營及達到地球友善,也持續尋求更好的替代方案,在維持人體健康同時,改善海洋過度捕撈及生態鏈遭破壞的問題。

在偶然之間發現,如讓魚苗攝取特定富含DHA的微細藻,牠們畸型機率會大幅降低,而這也連帶成為了楊惠郎教授投入藻油DHA推廣的契機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這個」是海洋食物鏈源頭 也是DHA自然生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