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黎箴民

輔大做了一份民調顯示9成的民眾對最近物價上漲有感覺,平均多數人每月生活支出要多出5千元。可以確定的是將來上游的購買成本降低之後,物價不可能再回到從前,薪資追不上物價,那是一種強烈的被剝奪,因為每個消費者都是同樣的待遇,物價高漲回不去的悲哀竟有欲訴無從的感覺。

曾幾何時,通膨悄然來襲,一月份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高達7.5%,這個數字是42年來最高紀錄,美國的經濟學家也坦言通膨威力比預期的更糟糕,比想像中的更嚴重,市場傳聞Fed將在3月份採取大幅升息的消息甚囂塵上。這種輸入性的通膨,世界各國都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威脅,台灣也無法倖免,主計處的官員也坦承物價上漲的壓力很大。

主計處最新公布1月份CPI年增率達到2.84%,這是連續6個月突破2通膨警戒線,創下13年的新高紀錄。另外主計處公布110年受雇員工每月經常性薪資為43211元,年增率1.93%,但是再扣除物價指數,今年經常性薪資為41422元,年減0.04%,這是5年來實質經常性薪資首次出現負成長的現象。加薪都被通膨吃掉,購買力下降,也就是薪資跟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錢變得更不值錢。

去年民眾就充分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至今尚未停歇,出門買個早餐、便當、餃子,到市場的生鮮蔬果、加油、房租、房價3C產品、家俱等,等這種萬物齊漲,幾乎到1成到2成以上的幅度,讓人心痛荷包嚴重失血。民間通膨預期心理已經升高,對於商家要反映成本,否則就會賠本,企業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漲價迫使消費者不得不接受,但是原物料或是上游購買成本上漲的幅度是不是這麼高,無從稽核。

ADDY1455

圖片取自:(FB 蔡英文 Tsai Ing-wen )

為了穩定物價,過年前,經濟部長王美花就找5百家知名品牌連鎖的業者,希望過年前凍漲讓民眾過好年,其實在這之前商家早已經漲過一輪了,業者承諾過年前不漲,不代表過年後不漲。過年後王美花繼續找餐飲、烘焙、賣場通路的業者喝咖啡,希望從源頭減輕業者成本負擔,少數業者願意盡量配合政策,但是多數業者私下對媒體表示工資和原物料上漲,他們很難不調整價格反映成本。

商場如戰場,賠錢的生意沒人做,不堪虧損只能關門。相對的政府不用擔心關門的問題,蔡政府最善用凍漲和補貼來做為因應政策,國庫裡面有源源不絕的子彈可以供應,包括向後代子孫貸款的方式。所以政府可以很豪氣地喊五大類凍漲,公營事業提供的商品如油、電、瓦斯、沙拉油、米酒、公用費率等,由全民一起補貼消費者,共同承擔損失。若仔細深究,這是公平的德政嗎?舉例用電企業大戶因為政府凍漲補貼而受惠的比例,當然遠大於升斗小民,所以從另一角度觀之,變成窮人補貼富人,誰真正受惠,昭然若揭,有媒體稱之為「潛藏的惡性的逆向所得重分配」,並不為過。

蔡總統臉書狂賀出口連續創新高的紀錄,其實幾乎都是科技類股出口暢旺,傳產萎縮,讓很多人提到是否荷蘭症現象。日子不好過,疫情之後很多內需服務業被裁員、失業、減薪的不在少數。很多研究都指出,通膨的壓力的打擊對貧窮弱勢家庭面對更嚴重,蔡政府一再誇耀股市漲到1萬8千點的亮眼政績與他們無關,他們買不起股票。央行未來可能升息來對抗通膨,是否奏效未知,很長一段時間通膨的噩夢會繼續籠罩你我。

新視野平台A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