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現在的日本半導體產業,在 90 年代痛失過往龍頭地位。為了振作,日本邀請台積電合作,去年台積電宣布將與日商索尼合作,赴日本九州島熊本縣設廠,日本政府決定大手筆補助 4000 億日圓。日本要振興半導體產業,為什麼選擇讓台積電落地九州島?這個布局背後的策略為何?

為什麼日本的半導體業沒落?

現在我們看到,日本很高興台積電到國內設廠,但 40 年前,日本的姿態不會如此。1980 年代的日本曾是世界半導體中心,其中記憶體事業市佔率一度超過 50%。但進入 90 年代後,開始一蹶不振,主要原因來自美國的對抗。

正是由於日本半導體過於強大,威脅到美國,美國祭出一系列抵制行動。1984 年通過《半導體晶片保護法》(Semiconductor Chip Protection Act),英特爾跟摩托羅拉便對日本電氣和日立提起侵權訴訟,隔年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SIA)也控告日本半導體產品,指出日本國內半導體市場被日本企業壟斷,屬不公平的市場競爭;時任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W. Reagan)也指示商務部對日本半導體企業調查。

1986 年,日美簽訂《日美半導體貿易協定》,日本同意不在美國市場傾銷晶片,也同意美國半導體在日本市佔率提高到 20%。1987 年,美國認為日本半導體產業違反上述協定,對美國國內的日本相關商品(電腦、彩色電視等)課以 100 % 的報復性關稅。與此同時南韓和台灣的製造商加入全球半導體市場,南韓在 90 年代的金融危機後積極發展與投資半導體產業,在 DRAM 市場中快速崛起。日本半導體產業就在這樣的國際競爭環境下墜落。

日本的半導體復甦魔法:九州+台積電+電動車

許多人期待台積電在日本九州島熊本設廠,能夠重振日本過往的半導體產業雄風。

日經新聞》報導,台積電、索尼和日本政府如何兌現重振的承諾,部份取決於支撐汽車產業轉型的能力;意指電動車產業可以牽起汽車與晶片產業的整合。

九州過去有「矽島」之稱,自從三菱電機在 1967 年與日本電氣在 1969 年於熊本建造晶片廠後,九州變成了日本半導體產業的重鎮。當年日本電氣甚至擁有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廠,讓日本電氣在 1980 年代於晶片銷售佔據龍頭地位。

即便日本晶片產業衰退,九州仍是日本積體電路產業重鎮。目前大約有 35% 與積體電路相關的日本企業位於九州,去年該地區的積體電路銷售額高達 7 千億日圓,佔全國 43%。

這樣說起來,台積電與索尼的工廠設在這裡很合理,不過還有其他的地緣因素。

晶片結合電動車,在「車島」九州好方便

台積電與索尼的工廠會製造邏輯晶片,從索尼影像感測器處理訊號的模組開始。產製過程會使用 22 到 28 奈米的晶片,這是目前日本邏輯晶片最先進的製程,比起台積電已在量產用於最新智慧型手機與伺服器的 5 奈米晶片,日本很落後。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製造 22 到 28 奈米?重點並非一昧追求最先進製程,而是如何結合產業。伊藤忠總研(Itochu Research Institute)的資深研究員深尾三四郎(Sanshiro Fukao)表示,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個永續的商業模式。在多國都在承諾減碳的當下,電動車是很有前景的領域。

九州除了被稱為「矽島」,也被喚作「車島」,因為許多汽車零組件工廠都位於此,供應如 Nissan 和 Toyota 等大廠。22 到 28 奈米的晶片,可以應用在汽車與工業設備,比如電力管理、物聯網通訊以及其他軟體用途。

同時,對於東亞電動車製造商來說,九州處於便利位置。電動車核心組件的製造商可以在熊本半徑 1500 公里內找到。中國的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南韓的 LG 化學,以及日本電產設於大連的電動車馬達工廠等,都在九州附近。

此外,交通方面,九州對世界最大電動車市場——北京和中國沿岸而言很便利。台積電與索尼的工廠與熊本機場很近,也與八代市的港口不遠,該港口除了有往南韓釜山的貨運航線外,去年也新增了往台灣的航線。

再來,九州島的太陽能、地熱與核能提供的其他再生能源,會吸引肩負碳中和壓力的製造商。

從上看來,日本半導體自 90 年代被美國打趴後,九州作為振興基地,不無它道理。深尾三四郎認為,晶片產業中,規模越大的集中化,越能促銷電動車。日本究竟能否借台積電技術點燃希望,有待觀望。

本圖/文由「CitiOrange 公民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曾在90年代被美國打趴的日本半導體,會在台積電進駐後從九州開始「復興」?

新視野平台A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