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突發性眼睛視線不清 原來是長期淚膜不穩定致乾眼糊矇!

視線不清、畏光、眼部有異物感、酸澀,都是乾眼疾病的症狀,但由於病徵往往來的突然,多數人選擇短暫休息、或是購買眼藥水救急舒緩,反而在不知不覺中,造成症狀更加惡化。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生活上突發性的視線模糊不清、或是長時間用眼導致乾澀不適?別擔心,你不孤單!根據2019全台護眼趨勢調查,全台灣有81%民眾患有眼疾,自2018年以來,患有乾眼症的比率明顯提升,面對日益增長的「糊矇族」大軍,專業醫師提醒,選用加強鎖水的人工淚液來強化日常淚水的分泌,減少過度蒸發現象才是長久之計!

視線不清、乾澀模糊,乾眼疾病多元容易被輕忽,

醫師籲自我檢測避免成為乾眼糊朦族!

由於工作型態與外在環境的影響,近年來國人罹患乾眼疾病的比例節節攀升,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主任沈姵妤提到,乾眼疾病佔全眼科就診病患的三到四成。「不過乾眼症狀多,初期較輕微時,可能只是突發性的視線模糊,多眨眼就好了,很容易被忽視,所以實際的患者,可能更多。」沈醫師表示。

視線不清、畏光、眼部有異物感、酸澀,都是乾眼疾病的症狀,但由於病徵往往來的突然,多數人選擇短暫休息、或是購買眼藥水救急舒緩,反而在不知不覺中,造成症狀更加惡化。沈醫師提醒,除了症狀易被忽視,誤判也是另一個乾眼疾病成為眼疾大宗的原因之一。

舉例來說,「視線模糊」是乾眼疾病的重點病徵,但民眾很容易被誤會是近視或是自行購買功能型眼藥水減緩症狀,錯失治療時機。沈醫師建議,如果感到視線模糊、朦朧,可以先從矯正前後的狀態判斷,也就是觀察視線模糊症狀發生的時間,是否為已戴上眼鏡後?此外,消費者可利用網路上有提供的多種檢測量表,如OSDI問卷(ocular surface dry eye index),自行檢測自己是否可能患有乾眼疾病,避免錯誤判斷,成為乾眼糊矇族。

乾眼疾病不是一天造成 細微症狀都可能累積成角膜炎症

人工淚液能穩定淚膜 鎖住淚水 減少眼睛損傷!

但要徹底治療、永遠脫離糊矇族,除了自我檢測、就醫診斷外,日常保養也是必備一環。相較於市售眼藥水只能一時減緩症狀,並無穩定淚膜的功能,沈醫師以專業角度,建議消費者選用人工淚液作為日常護眼必備好夥伴,但人工淚液,真的這麼有效嗎?和一般的眼藥水相比,又有何不同?

沈醫師提到,即使已經在市場上販售多年,多數消費者對人工淚液依然存在著迷思,例如,使用人工淚液後,會不會造成淚腺失靈,無法自行分泌淚水?其實乾眼疾病主要成因就是受環境或是其他因素,導致淚水分泌不足或是過度蒸發,選擇有長效保濕因子以及鎖水因子的人工淚液,不僅能補水,也可有效鎖住淚水,維持眼表濕潤。

至於防腐劑問題,沈醫師也提出,其實目前市售的人工淚液須注意是否含有防腐劑,尤其是傳統型防腐劑Benzalkonium Chloride (BAK)。此種防腐劑對眼表面細胞有累計性毒性,長期使用會傷害眼表面細胞造成乾眼疾病及角膜破皮等問題。目前人工淚液已有新型保存劑相較於多功能眼藥水使用的BAK能減少傷害性,但若為長期須點藥物的病患還是建議使用完全無防腐劑的劑型。

固定頻率、搭配熱敷,

人工淚液才是提升視覺品質的好幫手!

不追求一時舒緩,治標更治本才是王道!如何將眼睛保健落實日常?沈醫師認為使用人工淚液是關鍵。首先便是養成固定使用習慣,例如上班時間,可定時定量使用,千萬別等到眼睛乾澀才使用,維持眼睛濕潤,減緩症狀發生頻率。此外,下班後搭配熱敷,讓眼睛得到徹底休息,也是生活護眼法則。簡單步驟,有效提供視覺品質,脫離糊矇族,再也不是夢!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突發性眼睛視線不清 原來是長期淚膜不穩定致乾眼糊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