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年紀越大罹病率越高! 心房顫動為成年人最常見心律不整

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心臟電流訊號紊亂,讓心跳異常,快而不規則,發生率會隨著年紀增加,罹患心房顫動高風險群包括三高、肥胖及肺部疾病患者。心房顫動讓心臟容易形成血栓,因此中風機率也比常人高出五倍 以上。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系副院長張坤正醫師指出,許多心房顫動患者在發作時會覺得心悸、胸悶、喘不過氣,更嚴重者甚至會昏倒,也有部分患者在心房顫動發生時沒有明顯症狀。

服藥控制率5成 心導管介入有效率最高達8成

張坤正醫師說,心房顫動若只靠藥物治療,控制率僅有不到5成,若是藥物控制效果不佳,或因服藥產生副作用,或是不想終生服藥的患者,可以透過心導管電燒或冷凍消融手術進行治療。2010年至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已完成250例心房顫動心導管手術;2018年引進冷凍消融心導管手術,因為患者接受度高,也迅速累積近60個成功案例。

「心導管手術治療心房顫動,最重要的是做肺靜脈阻斷。」張醫師表示,電燒與冷凍消融兩種手術療效相當,術後有7至8成機率,能將心房顫動發作頻率降到極低或根治, 大部分患者能在術後第二天出院。

張醫師補充,電燒治療主要是用導管深入至左心房肺靜脈交接處,一點一點的電燒來阻斷電流傳導; 而近年來新發展的冷凍消融心導管手術,則能透過冷凍球囊,一次性的將肺靜脈與左心房的電流傳導做隔離阻斷,和電燒手術相比能減少一半以上的手術時間,對病人而言,舒適度與術後恢復情況較佳。

學習自我測量脈搏, 確診靠心電圖檢查提醒心房顫動高風險族群,學習自我測量脈搏,留意是否每分鐘心跳超過100次以上;當懷疑心律不整時應及早就醫,透過24小時或7天、14天的心電圖監測,或監測時間更長的植入式心律監測裝置來確診並接受治療。

中國附醫心血管團隊專業分工 經驗豐富

中國附醫心血管團隊有多達30位以上主治醫師,主要分為心導管介入、心律不整及心臟影像團隊,曾獲SNQ國家品質認證標章。心導管手術經驗豐富,2020年6月導入AI輔助判讀急性心肌梗塞心電圖系統, 獲得2020年國家新創獎;另外,在左心耳封堵術用於預防心房顫動腦中風及新型希氏束起搏術的經驗上,在國內也是數一數二,常受邀到全台各大醫院指導手術。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高5倍」 高風險群早篩丶早診丶早治癒後好

張坤正醫師說,心房顫動若只靠藥物治療,控制率僅有不到5成,若是藥物控制效果不佳,或因服藥產生副作用,或是不想終生服藥的患者,可以透過心導管電燒或冷凍消融手術進行治療。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高5倍」 高風險群早篩丶早診丶早治癒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