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缺貨潮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晶片產能短缺有 3 大原因,但其實都跟在台灣生產無關。圖片來源:Pexels,經編輯自製

台積電(TSMC)董事長劉德音(Mark Liu)表示,各國致力於發展自產的晶片「在經濟上是不切實際的」,晶片缺貨的癥結點,主要是美中貿易戰等因素,加劇全球性短缺,與晶圓廠所在地無關。

3 大原因促使晶片缺貨潮,美中關係占最大宗

綜合《Bloomberg》、《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劉德音出席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時對晶片缺貨潮提出見解。他指出,有三大原因導致晶片缺貨:第一,新冠肺炎全球性爆發,對晶片生產帶來負面的影響,有些廠商無法如期出貨。第二,重複下單問題,中美貿易戰導致供應鏈轉移,間接導致企業提高訂單以確保庫存。美國制裁華為也讓其他競爭者擴大下單,爭取華為的市佔率。第三,疫情加速產業數位轉型。

劉德音表示:「種種不確定因素,導致訂單量翻倍, 但實際上全球的產能仍高於需求。」針對這些問題該如解決,劉德音給出一個答案,「要真正解決這種情況, 最大的因素將取決於未來的中美之間如何談判並取得共識。」

晶片缺貨與產地並不相關,各國自產晶片恐難以獲利

劉德音指出, 晶片缺貨潮與晶圓廠所在地並無關係,不論在哪個國家生產都會有這些因素,希望世界對台灣不要有誤解。

「可以理解各國希望將用在基礎設施或國防用途的晶片放在國內,但是把完整的供應鏈帶回國內,並嘗試採取自力更生的方式是無效率的,還可能帶來難以獲利(non-profitable)的大量產能。」

劉德音補充,「擠壓到汽車和其他產業的晶片短缺問題,更多的原因是供應鏈的不平衡和產業不確定性導致,與產能並無相關聯。」

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曾表明近期將在國內增加晶片生產,以降低對海外晶片製造商的依賴。中國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十四五規劃」對半導體業有全方位的布局,也減少中國對西方國家的依賴;而美國白宮歷屆總統也對中國擁有主導高端技術的潛力感到擔憂。

美國公司英特爾(Intel Corp.)最近宣布了一項耗資 200 億美元的建廠計畫,在亞利桑那州新建兩個新的晶圓廠,象徵英特爾將持續聚焦於製造,與台積電直接競爭。

未來台積電將如何分配供給呢?劉德音對此表示,「我們認為目前的總產能仍大於實際市場需求。台積電必須非常仔細地進行市場評估和分析,以滿足最急需的晶片需求。」

本圖/文由「BuzzOrange 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護國神山太強大,各國好焦慮?】台積電:產能短缺有 3 大原因,但其實都跟在台灣生產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