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機台製造公司使用新技術,用大量迷你泡泡刷印牛仔褲,減少原本過程中會產製的大量汙染水。

1 件時髦好看的牛仔褲,讓化學汙染水流入海洋

現代製作牛仔褲的環境成本很高。過去製作牛仔褲,為了要做出仿舊或刷破的效果,可能會經過幾小時曝曬與重複洗刷。現在的牛仔褲則是用水和化學劑洗過,便能產出同樣效果。但是洗完牛仔褲的汙染水怎麼辦?通常就是流入河川跟海洋,造成地球負擔。

牛仔褲廠牌有新招

根據《彭博社》報導,機台製造公司「Jeanologia」的執行長席拉(Enrique Silla),花了 26 年發展出一套在牛仔褲製作過程中,減少 90% 用水量的辦法。席拉估計,全世界有 35 % 的牛仔褲用過他的機器。

就像其他公司一樣,萬事起頭難。席拉表示一開始他用「保護地球」的說詞向客戶推銷,但客戶以為他是環保團體「綠色和平」(Greenpeace)。席拉於是開始把目標放在「減少成本」,這是說服公司最容易的方式。

近 5 年,越來越多品牌為了吸引有環境意識的年輕族群,他們開始注重環境永續的價值,這使得席拉業績更為成長。他的公司從在西班牙的一家地下辦公室,變成在 18 個國家雇用 220 人的全球企業,2019 年的收益更超過 1.2 億美金。

牛仔褲的新刷洗技術。圖片來源:翻攝自 Jeanologia

席拉的牛仔褲新刷洗技術,看起來牛仔褲在冒煙。圖片來源:翻攝自 Jeanologia

什麼牛仔褲技術,讓席拉的公司翻身?

席拉記得創業初期,他和他的舅舅,以及一些工程師和設計師,工作到凌晨,不斷思考製作牛仔褲的新技術。由於不斷摸丹寧布,他們回家時都帶著一雙「靛藍色的手」。

席拉共研發出 3 代機器。在第 1 代機器上線的 1999 年,當時的傳統產製方法,會使用鉀、過錳酸鹽和苯酚等化學成分,與水混合後,高壓噴灑在褲子上;或者手拿挫刀,製作出花樣,此法需要密集的勞力,成本也很高。席拉的第 1 代機器卻使用雷射科技做出刮痕、破舊的效果,它更容易複製出複雜圖樣的牛仔褲,贏得設計師青睞。

第 2 代機器在 6 年後誕生。水和化學成分被臭氧取代,同樣也能做出丹寧布的脫色效果。這兩代機器使得原本製作 1 件牛仔褲所需的 100 公升水量,減少到 30 公升。

第 3 代機器——Airflow,在 2012 年問世。這代機器不再「水」洗牛仔褲,而是運用空氣。每 1 立方公分的水中,含有約 1 百萬個迷你泡泡,環繞牛仔褲,「就像是雲朵一樣」,席拉說。由於空氣泡泡比水更能攜帶化學物質,此代機器又將 1 件牛仔褲的用水量減至 10 公升。

席拉公司的牛仔褲技術:

整體來說,席拉估計公司去年(2019)省下了 1 千 4 百萬立方公尺的汙染水。而他的公司現在直接跟知名時尚品牌如 Levi Strauss、Tommy Hilfiger、Calvin Klein、H&M、Uniqlo 和 Zara 等合作。

時尚業還有很多可做:減少浪費跟生產距離

時尚產業如果是一個國家,它會是第 4 個碳排放大國,排在中國、美國和印度之後。根據非營利組織「Global Fashion Agenda」,在 2018 年,時尚產業製造的溫室效應氣體,占了人類總排放量 4%。

時尚業的水汙染也不遑多讓。 2017 年紡織業 製造 了 930 億立方公尺的汙染水。

即使零售商減少越來越多碳足跡,但是完全跟不上 時尚產業的擴張。從 2000 年到 2015 年,服飾產量成長 1 倍,而有些衣服根本穿不到;15% 的衣服還來不及掛在商店裡,就直接送往垃圾場了。一部份原因是在送達商店前,衣服需要在亞洲、南美洲、中東製作,導致等待時間拉長,等到送達商店時,衣服早已過時。

席拉看準這個痛點,在 2019 年年尾,開始在歐洲、美國、巴西等地的城市郊區建造小工廠,他希望能夠把「快時尚」變成「準時尚」,「與其在亞洲製造 6 個月後你才會賣的東西,倒不如製造隔天人們想要的東西。」

本圖/文由「BuzzOrange 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牛仔褲新技術奇觀】用千萬迷你泡泡洗刷 1 條牛仔褲,老闆成功做出「環保牛仔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