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文.彭杏珠】
2022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支持者卻擔心2024重蹈「2020提名」覆轍,並再次呼籲「世代傳承」。不僅33歲徐巧芯表態挑戰老將費鴻泰(68歲),參選2024立委;甚至召喚出最強組合「蔣啟強」,被喻為「馬立強」2.0版,中壯派、新生代能否順利接班,讓國民黨浴火重生?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2018年,突如其來的一股「韓流」,在「全民最大黨:討厭民進黨」的時空環境下,國民黨「九合一」選舉勢如破竹,創下「15席縣市長、394席縣市議員」的佳績。
2022年,民進黨執政六年後,在防疫政策、論文抄襲案、網軍側翼之亂等衝擊下,人心思變,「下架民進黨」的聲音浮現。在低迷選情中,國民黨異軍突起,贏得14席縣市長寶座,以及367席縣市議員。
國民黨看似大贏,實則未必。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教授賴祥蔚分析,國、民兩黨的總得票數均下滑,只是國民黨沒犯錯,催出藍營基本盤,主要關鍵在防疫等施政令民眾失望,最終是民進黨打敗民進黨。「2020年投給蔡英文的青年、中間選民棄權,六都直轄市長平均投票率僅59.86%,創下歷史新低。」
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則指出,地方與總統大選不同,關鍵在候選人本身、不是政黨。2018年,國民黨拿下的15個縣市中,尋求連任的首長,如侯友宜、盧秀燕、張麗善,選前預測都能順利當選。加上黨內中壯派、新生代聯手揭弊,拉抬地方氣勢,佐以執政黨頻頻犯錯,讓國民黨大贏。
卡位、搶權力,恐讓民眾反感
雖然勝選因素多重且複雜,但國民黨確實打出漂亮的一仗,黨中央難掩喜悅神情,主席朱立倫也展開謝票之旅;但支持者卻憂心忡忡,勝選夜即發出「2024不能重蹈2020覆轍」的呼籲。「我們在群組裡聲嘶力竭,黨中央聽得到嗎?」一位成員用LINE「打」出大伙的心聲。
國民黨支持者對2024大選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2022年11月28日,選後第二天,國民黨中央選戰策略會報執行長、立委傅?萁於臉書發文指出:九合一大選,國民黨大獲全勝,贏回台北市、桃園市。在歡樂過程中,別忘距離2024大選僅一年一個月!對國民黨而言,無論全黨上下如何再團結,總統大選如何獲勝!唯有朱立倫、韓國瑜、侯友宜、盧秀燕、趙少康 「鐵血同心」,才能贏回國家。
文章甚至提醒「藍軍不可輕忽過去失敗的教訓」。但,唯獨搭配的一張照片,引來外界臆測,是否有「弦外之音」?
如以黨為主體,朱立倫站C位無可厚非,為何左右是台中市長盧秀燕跟韓國瑜,而大贏林佳龍近46萬票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卻擺在最右邊?
在這篇貼文底下共有833則留言,直白回應「懇請國民黨大佬不要私心太重,只顧爭取自己的大位」「採黨內初選機制,誰民調高就推誰,別再勾心鬥角!民眾是選好人才,不是比黨內誰資深,民調輸就要服輸!」「國民黨若再上演2020自私強出頭戲碼,同一個坑跌兩次,會讓綠營笑到翻跟斗」……。
2022年12月4日,侯友宜出席新莊感恩茶會時,前台北縣副縣長蔡家福邀民眾齊喊「侯友宜凍蒜、侯友宜加油」後表示,聽到支持聲如此響亮,就知道大家對侯友宜期待很高,主席朱立倫曾說,2024總統大選要提會贏的人選。大家心目中的人選是誰,都心裡有數,「我們做好準備,2024一起努力,繼續支持侯友宜。」
從傅?萁臉書發文,到蔡家福開出第一槍,貌似國民黨2024大選的前哨戰開打。賴祥蔚提醒,重點不在於誰先喊出聲,而在國民黨必須找到讓選民支持的理由,急著卡位、搶權力,只會讓民眾反感。
沒收初選機制,傷痕待撫平
其實,2022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總得票數並未超越2018年,甚至犯了「沒收初選機制」的錯,造成黨中央意志高過地方民意的憾事。
以桃園市為例,雖然最終勝選了,但提名過程卻重創黨中央形象。
2022年5月18日,國民黨在毫無協調下、突襲徵召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引來地方強烈不滿。
國民黨桃園市黨部主委、桃園市議長邱奕勝怒退各群組、不接電話;副議長李曉鐘一臉錯愕;更不用說遲遲等不到黨中央一通電話的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了。
這也讓隔天就要掛競選看板的桃園市立委呂玉玲接獲消息,簡直晴天霹靂。她難掩憤怒說,始終相信黨會有協調機制,妥善處理提名人選,但主席、選策會沒人告知或討論有關張善政參選一事。「決策過程粗糙不堪,只會傷害國民黨威信、讓選民失去信心,百害無一利。」
「最終邱奕勝、羅智強、呂玉玲等人都展現氣度,以大局為重,全力輔選張善政,否則桃園未必能贏,」賴祥蔚一針見血。
政大選舉研究中心主任游清鑫不諱言,張善政個人學經歷均屬上上之選,但不太擅長選舉,佛系打法難以掌控話語權、網路聲量低,如非民進黨不斷犯錯,黨內同志追打論文抄襲各種弊案,他的勝算並不高。
賴祥蔚提醒,國民黨必須提可以勝選的人,不是選黨中央喜歡的人。提名過程不公開透明,會讓民眾更反感。
這一次,黨中央沒收初選機制,埋下與各地方的嫌隙,短期恐難以修復。如果2024又重蹈「2020提名」覆轍,前景未必樂觀。「從2018、2022的選舉結果觀察,地方跟總統大選是脫鉤的,」王業立說,沒人敢保證這次的鐘擺效應會持續至2024。
「老幹新枝」突破艱困選區
雖然2022九合一,黨中央犯了錯,但並非毫無可取之處。這次堪稱是「老幹新枝」的戰鬥團隊,例如台南、高雄、屏東三大艱困選區,推派謝龍介(61歲)、柯志恩(60歲)、蘇清泉(65歲)老將出征,都交出「雖敗猶榮」的成績。
謝龍介創下國民黨台南市長得票率最高紀錄、縮短與對手差距(5.17個百分點);陳其邁雖贏柯志恩23萬6000多票,卻遠低「大贏」的預期值;尤其是屏東縣僅小輸1萬1077票,差點綠地變藍天,蘇清泉已提出「當選無效」訴訟。
不只老將戰績可觀,幾位中壯派(40至55歲)形象也頗符合支持者期待。例如台北市長蔣萬安、基隆市長謝國樑及嘉義縣長候選人王育敏。
縣市議員更是新人輩出。除台北市議員王鴻薇、秦慧珠等資深前輩,新一代如徐巧芯、洪孟楷也表現突出。還有不少政壇新鮮人冒出頭,如33歲的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朱立倫辦公室發言人凌濤首次參選桃園市議員,就在以中間選民、年輕人居多的桃園選區(桃園市、蘆竹區、龜山區)拿下全市第一高票。「張善政市長在這一區的選票也比民進黨多,可見國民黨逐漸得到中間選民支持,」凌濤說。
不只凌濤。羅智強三位幕僚楊植斗(30歲)、陳芳盈(30歲)、蔡宗豪(26歲)揮出全壘打,分別選上台北市、雲林縣與台南市議員,其餘地區也是新秀輩出。老將攜手新人出擊,堪稱是戰力最強的一次,趙少康發起的「戰鬥藍」也功不可沒。
選戰期間,從王鴻薇開出「林智堅論文抄襲」第一槍,凌濤接手打「新竹棒球場弊案」,再到徐巧芯揭發「88會館之亂」、凌濤四度召開「鄭文燦涉八德農地案」記者會,讓鄭文燦不得不出面回應。「有別於過去,這次國民黨主動發球的凌厲攻勢,讓外界看到不一樣的國民黨,」凌濤感受深刻。
隨著12月18日嘉義市長選舉落幕,國民黨再下一城,共贏得14個縣市。支持者群組再次響起「世代傳承」的聲音。
不僅33歲的徐巧芯主動表態挑戰老將費鴻泰(68歲),參選2024立委;連任三屆台北市議員的徐弘庭也喊話,「我們這個世代,2024也不會缺席。」40歲的他想與71歲賴士葆競爭立委提名機會。甚至還有人喊出「蔣啟強」中壯派接班口號。
歷史又再次驚人的相似!
2002年,當時的馬英九(台北市長、52歲)、胡志強(台中市長、54歲)、朱立倫(桃園縣長、41歲)聲望如日中天,三大政壇明星也迎來2008國民黨重返執政。
對比現在的蔣萬安(新科台北市長、44歲)、江啟臣(前國民黨主席、現任立委、50歲)、羅智強(前國民黨副祕書長、台北市議員、52歲)。目前,三位的聲勢雖不及當年的「馬立強」,但從年紀、歷練、發展潛力來看,頗具「馬立強」2.0版的架勢。
「蔣啟強」中壯派後勢看漲
為何中壯派接班如此重要?時空環境已然不同,家大業大的國民黨在黨產被沒收、資金被凍結後,黨中央得靠借貸發薪資、繳房租,無法再維持龐大的地方黨部組織;尤其面對數位原住民時,必須轉換新的溝通模式。
雖然國民黨「家道中落」,但游清鑫認為,有錢固然好辦事,但有人更重要。只要推出對的人選,就能吸引民眾小額捐款;做對的事,比依靠雄厚家產,更能發揮力量。
國民黨前副祕書長、現任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根據過往經驗分享,沒錢有沒錢的打法。面對不實抹黑要即時反擊,2022的選舉證明有個人魅力、善用空戰的候選人,即便沒資源,也有可能贏得選戰,而且愈年輕優勢愈明顯。
不管是取得戰略地位(台北市長)的蔣萬安;賣力輔選的江啟臣;擅長空戰的羅智強;還是決定買房深耕高雄的柯志恩、長期扎根台南的謝龍介,以及戰鬥青年凌濤、徐巧芯……,每個人都在有限資源下,用自己的方式「質變」國民黨。
尤其,江啟臣擔任黨主席期間,重啟革命實踐研究院的營隊,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國民黨。
例如,171期的學員李晨暘,後來進入國民黨籍立委辦公室服務,朋友知道這件事時,難以置信「妳怎麼在這裡工作?」因為她上完課,對國民黨大為改觀。
李晨暘以「議題」與青年對話,不用「擁核反核」的意識型態,而是訴諸科學數據,讓民眾知道穩定能源的重要性,核能扮演什麼角色?爭取年輕人認同,進而接受、支持國民黨。
一棒接一棒,世代傳承已是必然。現階段,就屬「蔣啟強」為藍營最強的中壯派組合。
不過,游清鑫認為,「蔣啟強」也可以是一群人的代名詞;賴祥蔚則強調,如果有老將願意與時俱進、提出好政策,贏得選民認同,也能擔任接班人。「重點是到底誰才能帶領國民黨走出困境?」
從這次的選舉結果,顯見中間選民將是左右2024大選的關鍵。「但國民黨從2016年以來,在內政、經濟、外交、國防、兩岸等議題,較少明確論述,導致中間選民找不到『非投不可』的理由,這才是最大致命傷,」游清鑫提醒,國民黨接班人必須在各種議題,提出符合民意的論述。
「接地氣、接地氣、接地氣」,幾乎每位受訪者都呼籲國民黨要重返街頭、傾聽民意。只要能提出實質有感的政見,民眾不僅願意小額捐款,還會投出手中的一票。唯有如此,才能擺脫「年輕人討厭國民黨」的夢魘,浴火重生。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