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劉超

自己來自麵食花樣繁多的北方,所以對於南方的麵食從心底裏是不以為意的。不過學校附近一家不起眼的"巷子麵"改變了我對南方麵食的看法。“巷子麵”是我們學校的人給它起的名字,其實這家小店連一塊像樣的招牌都沒有。"巷子麵"位於成都一環路西一段一條普通悠長的巷子裏,兩邊是兩個菜攤,不注意的話,是很難發現這家身處鬧市之中的小店。


每天來吃巷子麵的人很多,稍微來得晚些就會沒有位置,老闆只做中午的生意,晚上是不開門的。巷子麵裏沒有炒菜、小吃、甜點……只有麵和抄手,可以清湯也可以雜醬乾拌。門口有兩個很大的容器,一個放著熱騰騰的乳白色麵湯,另一個放著茶醬色的茶葉蛋,來的顧客也不需要和老闆特別吩咐,雞蛋和麵湯都是自取。


巷子麵的店面比你想像中的要簡單得多,甚至沒有一間專門的屋子做廚房,廚房和餐桌僅僅一步之遙,生意忙的時候,老闆會操著一口濃郁的成都方言,喊你自己過去盛菜端飯。


我最誇張的紀錄是連續一個月中午都去“巷子麵”吃午飯,有時候上午還在上課的時候就會想到"巷子麵"裏皎潔清透、肉質飽滿的抄手和勁道爽滑、鮮辣回甘的麵條。一下課便匆匆收拾東西火速趕去巷子麵占個座位,盛一碗熱乎乎的麵湯,拿一個鹵得剛剛好的雞蛋。火紅的辣油、嫩綠的小蔥,雪白整齊的麵束,看著就熱鬧。喝口湯,登時熱流通達四肢百骸,鮮、香、暖,像被一個結實的熊抱箍在懷中。心跳快了,溫吞的血液熱了,連骨子裏的悲觀都被這一碗熱湯沖淡了。


去的次數多了,和老闆熟絡起來,不用自己開口,老闆便滿臉笑容地問自己:"今天是抄手還是麵條,乾拌還是紅湯?"有時沒了主意,老闆一邊忙手裏的活計,一邊建議:"今天吃抄手吧,這次的肉餡調得巴適得很呢。"(巴適是成都方言,意思是很好的意思。)


來南方後,我最不適應的就是這邊濕冷的冬日,沒有了北方凜冽的西北風和漫天飄舞的雪花,只有日復一日無聲攸長的暗灰色天光和細如銀針的冷雨。那段時間,這種對於新環境的不適應使我十分想家,每天到飯點就在電話裏追著問爸媽他們做的什麼麵食。

可能我之所以如此熱衷"巷子麵",是因為那瓷碗中的一根根雪白的麵條,綿延著我對家鄉的想念,對父母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