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康健雜誌
作者:黃惠姍
圖片來源:林后駿
臨床上有兩成的癌症病人,並非死於癌症,而是死於營養不良相關併發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在《康健雜誌》舉辦的癌症趨勢論壇,分享癌症病人在治療前、中、後,該如何補足營養增強抵抗力、治療期間出現副作用時,飲食該如何抉擇,並逐一破解常見的癌症飲食迷思。
「體重和癌症死亡率息息相關」,蘇秀悅說。經營自己的健康,其實就是從「吃好」這件事情開始,營養醫學已經成為癌症輔助療法之一。確診罹癌後,治療前、中、後,補充足夠營養,能幫助癌症病友維持體重、體力、減輕治療時的副作用,讓身體維持在最好的狀態下順利完成治療、維持正常生活。
癌症飲食依每個人癌症階段和營養狀況不同,內容也會有所差異。蘇秀悅指出,大致可分為治療前、治療中、治療後等三個階段:
》治療前:
研究發現,確診罹癌後的體重減輕與死亡率密切相。剛確診罹癌時,可能會因為心情低落影響食慾飲食,導致體力、體重下降。蘇秀悅建議,治療前要盡可能均衡、營養,打好身體基礎,癌症治療期間才有足夠的體力應付整個療程。
治療前要知道自己營養是否充足,不一定要到醫院做營養評估,可以簡單BMI (身體質量指數)了解身體狀況。
BMI (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
體重過輕:BMI < 18.5
正常範圍:18.5 ≦ BMI < 24
體重過重:BMI ≧ 24
肥胖:BMI ≧ 27
根據統計,一般癌友治療前平均體重會下降5%,但若治療前BMI指數BMI<18.5公斤/公尺2,或是在3~6個月體重減少10%,代表體重過輕有營養不良的風險,這時就必須盡快補充營養品,而且要每天或至少每週都要監控體重狀態。
》治療期:
治療期間不管是放化療、標靶治療,消滅癌細胞同時,正常細胞也會受損,每個癌友依不同狀況,治療期間飲食可以與醫療團隊討論。
一般來說,飲食大原則以攝取足夠熱量(30大卡X體重)及優質蛋白質為主,有足夠的營養才能幫助細胞修復;最好少量多餐,只要吃得下就盡量吃,若真的吃不下,可以在餐與餐之間搭點心補充營養。
此外,很多癌友容易忽略的水分攝取。水攝取分不足,身體便無法維持正常代謝,影響治療期間身體狀況,建議每天要喝足2000c.c.的水分。
》治療後:
治療後,不管癌細胞是否已完全被消滅、或是處於與癌細胞共存的狀態,「健康飲食」是治療後的最高原則。飲食原則以攝取優質熱量(全榖根莖類、優質植物油脂、核果類)、優質蛋白質(魚、蛋、肉、豆),以及各類蔬菜、水果,攝取均衡的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纖維質為主。
許多流行病學研究已發現,多蔬果與全穀根莖類食物在預防癌症上有正相關,每天5份蔬果是最基本要求,如果可以,最好能達到每天7~8份多元化的蔬果。不過,不同癌症的治療後飲食建議也有差異,若是屬於腸胃癌,較不是適合高纖維食物,建議與醫療團隊討論飲食內容。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確診罹癌後的體重減輕與死亡率密切相關,治療前要知道自己營養是否充足,可以簡單BMI (身體質量指數)了解身體狀況。林后駿攝)
治療期間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飲食怎麼解?
一旦開始治療,許多病友可能會因為化、放療影響出現食慾不振,或是出噁心、嘔吐、腹瀉等副作用,吃不下食物讓體重直直落,這時飲食就要及時適度調整。
蘇秀悅表示,治療期間「食慾不振」是最常見的副作用,此時最重要是讓心情放鬆、適度活動,幫助身體腸胃蠕動。飲食優先吃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或是喜愛的食物,以能吃得下為主,建議採用一天6~8餐以上的進食原則;若真的沒有食慾,也可以服用促進食物的藥物,只要肚子一餓,就要盡快進食。
若發現親友在治療期間發有「噁心、嘔吐」的狀況,此時可以適度食用酸味、薑味食物止吐,若有口腔潰瘍則要避免;也可以喝點清淡、無咖啡因、無氣泡的冰涼飲料;飲食以少量多餐為主,吃完飯可以適度補充綜合維他命。
要注意的是,較乾的食物如鹹餅乾、吐司、太甜、太油膩、太燙的食物都要避免食用。此外,飯後一小時內盡量不要平躺、正餐也不要飲用過多液體、放療或化療前2小時內,都要避免進食。
「口腔潰瘍」也是治療期間患者常出現的副作用。蘇秀悅建議,一旦口潰腔瘍嚴重影響進食,可以在醫療人員評估下,使用「麩醯胺酸」緩解口腔疼痛狀況。飲食方面,最好擇柔軟、攪打過的流質食物,或是可以利用吸管吸取液體食物。
但要注意此時要避免酒精、碳酸飲料、酸味強、醃製、太燙或質地較硬粗糙的食物;口腔潰瘍嚴重時,可以考慮暫時使用鼻胃管灌食。
至於治療期間出現「腹瀉」狀況的病患,飲食最好以低渣無纖維的飲食為主,若嚴重到一吃就拉,則要及時補充水分、電解質,如蔬菜湯、米湯、去油肉湯、過濾果汁、運動飲料等食物。
罹癌不能吃肉、不能吃太營養?破解癌症飲食5迷思
不管是罹癌的病友或是家屬,對於網路流傳的偏方、營養補充品、保健食品,總是抱持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想要盡快將癌細胞趕盡殺絕,但是這些偏方、營養補充品、保健食品,真的有助抗癌嗎?
1.癌症病人不可以吃得太營養,可以餓死癌細胞?
「這種方法不會餓死癌細胞,反而會餓死自己,」蘇秀悅說,接受治療需要有足夠體力做後盾,身體細胞需要足夠熱量、蛋白質、營養素才能正常代謝,如果採用禁食或斷食法,身體細胞無法正常運作,反而更容易受癌細胞攻擊,不建議癌友禁食、斷食。
2.癌細胞喜歡吃糖,所以癌症病人不可以吃甜的東西?
一般來說,「糖份」並不建議一般健康民眾攝取,但癌症病友治療期間,若熱量攝取不足,其實可以適當吃點糖,如加糖的紅豆湯補充熱量。
(在《康健雜誌》舉辦的癌症趨勢論壇中,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破解癌症病人不可以吃得太營養、不可以吃糖、不可以吃肉等飲食迷思。林后駿攝)
3.癌症病人不可以吃肉?
「臨床上有兩成的癌症病人,並非死於癌症,而是死於營養不良相關併發症,」蘇秀悅說,有些癌症病人不敢吃蛋白質食物,肉類、豆類,甚至連蛋都不敢吃,很容易會有營養不良的狀況。
其實,癌症病人飲食蛋白質要足夠但不過量,選擇蛋、白肉(如雞、魚)或豆類(如豆腐、豆漿),避開紅肉、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等,讓身體獲得適量蛋白質,才能產生免疫力。
4.罹癌後總有親友送來各種營養補充品,該不該吃?
癌症治療期間,若食慾減低無法從天然食物獲得足夠熱量、營養素,導致體重減輕,這時建議要諮詢醫療團隊,是否要攝取營養補充品。營養品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礦物質,獲得足夠的營養素;有些產品會添加魚油等成分,降低發炎反應,提升免疫能力。
「營養品不是意思意思喝一點就好,補充劑量要足夠才有效維持體重,」蘇秀悅,臨床研究發現,每天至少要補充熱量到450~500卡、蛋白質20~30克,才能有效避免體重下降、保持體力。記得每星期要固定量一次體重,不讓體重往下降。
5.市面上的保健食品真的有助抗癌?
目前對於保健品並沒有一致性的建議原則,「進行主要或輔助性化學治療時,並不建議同時使用具有功效的保健品,最好在治療後再個別補充,」蘇秀悅表示,保健食品沒有治療疾病的功效,有些天然萃取物可能含其他成分,恐會影響癌症治療效果,若有服用保健品一定要主動告知主治醫師。
蘇秀悅提醒,抗凝血功能的藥物,或是阿斯匹林、魚油、褐藻糖膠等,具有抗凝血功能保健品,手術前3~5天就要先停藥。還有,在疾病較晚期或面臨醫療需求無法被滿足時,不反對使用保健食品,但需注意肝、腎功能的變化;選擇的產品必須來源必須清楚,最好有國家許可證。
特別要注意的是,保健食品最好不要跟藥物一起吃,最好間隔半小時再吃,才不會互相影響。此外,含鋅的保健食品,也不要跟含鈣、鐵的食物一起吃,建議隔半小時至一小時再服用,避免造成拮抗作用。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