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靈糧堂曾華清牧師(中)時常開著鏟土機,帶領耶穌家庭的成員一同工作。(圖/屏東靈糧堂 提供)

在屏東十分活躍的「屏東靈糧堂」,主任牧師曾華清講道時直指人心;但走下講台,他還是一位英文老師,並彈得一手好鋼琴和吉他,不僅如此,在艷陽下的工地,還能見他熟練地開鏟土機、爬樹、砍樹、鋪水泥、拆屋牆、油漆的身影。允文允武的廣泛專長,使他能適應一線大城市,也能走進鄉鎮中最底層族群的內心…

回應呼召舉家南遷

曾華清牧師出身高雄美濃農家,因資源困乏,養成了凡事自己動手做的冒險性格。16歲他到美濃浸信會找同學時,首次聽到福音就信了耶穌,17歲受浸,自此對主火熱,甚至常自己買福音單張到街頭發放。

高中畢業雖然考上神學院,但抉擇進入憲兵學校,後輾轉赴美國修習教育,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於美國和台灣牧會幾年後,加入台北靈糧堂。因著南部人力需求的呼召,1997年5月,曾華清牧師夫婦帶著4只皮箱和2個小孩,毅然決然舉家從台北南下,不辭千里踏上屏東這塊土地;因為對曾牧師而言,哪裡有需要,那裡就是他委身之處

屏東靈糧堂第一間教會據點。(圖/屏東靈糧堂 提供)

來到屏東市後,1997年先在忠孝路租了一棟5層樓透天新屋,成為教會第一個據點;草創期親手打造硬體設施,歷經持續的擴張,如今的屏東靈糧堂已是第三個據點,304坪土地的後半部,是前身幼兒園既存建築物;前方的主會堂從設計到建造,曾華清牧師皆親身參與,並從中學習到鐵工、木工和水泥工等技術。

牧會期間,曾華清牧師也曾夜間於大專教授英文多年,將福音傳進校園,帶領數位學生受洗。現屏東靈糧堂已拓展出4間分堂、2處福音中心,並發展成為跨教會、跨宗派的國度性資源及訓練中心,因此在許多聯合性事工中,都可看見該教會的牧者和會友們活躍的身影。

上:屏東靈糧堂第一間教會據點,曾華清牧師製作十字架;下:屏東靈糧堂現址,主堂施工過程中,曾華清牧師亦親力親為。(圖/屏東靈糧堂 提供)

24小時開門的屏東靈糧堂,前半部是自建的主會堂,後半部為前身幼兒園的建築物。(圖/記者林子騫)

為地方打造的特殊事工-牧師率領街友工作

除了一般教會常見的事工,屏東靈糧堂還有非常特別、為屏東這個農業大縣量身規劃的事奉方向。首先,2002年成立共生團體「耶穌家庭」,成員以無家可歸者為主,有些則是為了戒各種癮而來。平時,曾華清牧師常到街上探望街友,表明牧師身分後與對方聊聊天,即使被拒絕也毫不生氣;若對方有意願,則邀請進入這個共生家園。

在「耶穌家庭」不只有吃睡,更提供街友生命重建與職能訓練。曾華清牧師以身作則,戴上工地帽和手套、拿起各種工具,率領成員們一同四處工作,打牆、油漆、整地…等都能包辦,「曾牧師開山貓(鏟土機)很厲害。」有位耶穌家庭的弟兄形容。

曾牧師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透過勞動,挖掘出「耶穌家庭」成員的專長、發揮生命價值、學習專業和建立自信心、重燃對生活的鬥志。附帶的好處是,因著活動身體,許多人也越來越健康了

「耶穌家庭」前前後後已陸續接納20幾個人,當中有父子、母女檔;透過靈修、在真理上的裝備,來過的成員多已信主。這裡沒有特別的門禁,大家一起賺來的錢會作為零用金分發;成員隨時都可自由離開,甚至後續提供他們實質幫助。對此,曾牧師引述箴言19:17,「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 」

耶穌家庭的成員,由曾華清牧師帶領大家一起工作、用餐、接受信仰裝備,成員們陸續受洗歸主。(圖/屏東靈糧堂 提供)

然而曾牧師也坦言,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包括人員既有的惡習、狀態時好時壞、缺少兼具專業和教會觀的管理人才…等。但同時,曾華清牧師也特別感謝有師母—周素蓮牧師的配搭,支持他持續向前衝。

帶領智能障礙者工作、成立農業團體

接下來進入第二階段,曾華清牧師繼續帶領「耶穌家庭」的成員建立資源回收站,一同施工整頓出「善工資源回收企業社」,工作人員以輕度和中度智能障礙者為主;其他成員如卡車司機,都曾親身經歷神的大能,故願意委身服事。與此同時,教會人數亦持續增長,主日崇拜擴增為兩堂,絲毫不因主任牧師身兼諸多外務而受影響。

第三階段,也就是目前正著手進行、即將成立的「原住民農業生產消費合作社」。由於屏東靈糧堂的會友中,原住民占半數,加上許多人務農,因此希望朝此方向接觸更多族群、廣傳福音。

這個階段與前面環環相扣,例如目前曾華清牧師已開始帶領身心障礙同工,一同收集雞糞,自行用卡車載運,進一步做成有機肥料,再以此祝福農人,作為傳福音的媒介。未來計畫種植有機蔬果、製作肥料、承包與樹木和整地相關的工程…等。

「善工資源回收企業社」為社會企業,雇用身心障礙者為主,去年因大環境變化縮編,轉而開啟農業團隊。(圖/屏東靈糧堂 提供)

未來第四階段,曾牧師期待建立「多功能禱告退修家園」服務眾教會。園區內規畫農畜園地及民宿,目前正在為土地和志工團隊禱告。曾牧師分享,一路走來慢慢感受到事工從點、線、面、體一路成長;而他所做的「扶持弱勢族群事工」都是福音預工,為了大使命與神的國降臨,出自於聖經教導:

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做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8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3:16-17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2:10

每個事工建立的三大架構依序為:

1.界定確立:清楚傳達「福音」的目的,給參與的團隊成員及受助者。

2.設定標準:為了讓人的靈魂體持續成長茁壯,不能只有「單點醫治」,更需進一步設立訓練標準。

3.組織建構:透過持續性的門徒訓練,逐漸呈現出神國降臨樣貌。

簡單歸納20年來的經驗如上,而實際執行過程-特別是起步時-著實很艱辛,因這一切包含了社會責任和文化使命;文化必須自根部重生,一步一步深入人心和群眾,進而帶來轉化。

屏東靈糧堂主會堂俯瞰。(圖/屏東靈糧堂 提供)

曾華清牧師與師母周素蓮牧師默契十足,是絕佳的夥伴。(圖/記者林子騫)

今年曾華清牧師即將邁入70歲,仍繼續勇敢接受挑戰;每天清早起床,處理諸多工作,下午傳福音;晚上接續門訓,工作到午夜是家常便飯。接受本報專訪當天,曾牧師才剛開鏟土機整地完回教會,採訪結束後則要趕著帶臨時工吃午餐,並接洽農業技術團隊,再到高雄岡山做傳福音工作。

在忙碌的生活中,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高壓,曾華清牧師最後分享了自身養生秘訣,包括:保持正常的作息、均衡且節制的飲食、補充營養品、適度的勞動和運動、泡澡;保有充足的信心、遠離試探和最重要的-每日固定靈修,以此保持平穩的心情,始能不輕意被世界吞滅,保守靈性不受環境影響起伏過大。以此與大家共勉之!

屏東靈糧堂團隊的新年祝福。(影音來源/屏東靈糧堂)

本圖/文由「基督教今日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駕駛鏟土機、帶領街友工作的主任牧師! 城市鄉村族群「通吃」,允文允武只為搶救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