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 作者:趙曼汝 攝影:邱劍英

SIT

人口紅利、經濟起飛,加上手機使用愈來愈普遍,讓東南亞成為電商下一座金礦,當中國馬雲、美國亞馬遜等大咖來採礦,台灣業者為何還躊躇不前?大馬電商理事會給台灣的忠告是什麼?

雪蘭莪資訊科技與電子商務理事會(SITEC),是各國電商業者前進馬來西亞必定拜訪的官方單位,與台灣業者有著相當密集的互動。他們觀察,接下來一、兩年,中國的動作只會愈來愈快,台灣要更加緊腳步。以下是SITEC總監吳文彬(Goh Boon Peng)、SITEC理事兼電商顧問蔡凱旋(Chua Khai Suan)的專訪摘要:

馬來西亞現在電商的發展,非常像台灣2000年的階段。這幾年Lazada跟11street兩個外資進入,協助馬來西亞整個電商產業的發展,也激起大家對電商消費的體驗。

在東南亞,普遍商家都會碰到同樣的競爭跟挑戰:中國、日本、韓國、美國亞馬遜都會進來。

台灣商家的難題是,馬來西亞很多消費者其實不認識台灣品牌,除非你是國際大品牌Asus、Acer等。

在這種情況之下,馬來西亞的選擇多,消費者不只拿你來比,也拿淘寶來跟台灣比。好處是大家還是知道,Made in Taiwan跟Made in China比,品質比較好、價格比較高。

給台灣業者的建議

原本我們認為網路產業可以用網路方式進入這個市場,可是這幾年我們回頭來看,發現其實不太可能。

  1. 深入了解:建議必須回到創業的心態,重新理解這個市場、投入、再開拓。不能只派一個代表來。
    像Lazada在投入時,也找了一個願意在馬來西亞全程投入的CEO羅素(Hans-Peter Ressel),他是拿資金來創業的。
  2. 老闆要常來:台灣業者一開始也許不需要落地,但決策人要常來,了解市場可以怎麼做。不同人會給你不同想法,慢慢可以整理、整合成你能夠進來的方法,這需要花心思、花時間、花資源。
    台灣掌握產品、IT技術、電商know-how,若跟大馬這邊伙伴配合,有對文化、市場的認識,發展速度會更快。
  3. 把握時機:現在還有一點時間,很多商家對東南亞的認識比中國商家大很多。台灣商家可藉此優勢,趕快爭取進入市場的時間。

我們也會慢慢往中國去。中國雖沒有新南向政策,可是其實商家不需要政策,他們自己都會來。(責任編輯:賴品潔)…(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第640期)

640

 

【延伸閱讀】

在IG分享怎麼戴頭巾,竟成百萬粉絲追隨的電商女王

沒有吃不胖的體質!瘦子不告訴你的7個祕密

稱不稱得上「好老公」 9個指標驗證一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