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防疫情、免感染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該這樣做!
很多病人擔心使用免疫抑制劑會容易感染,其實正確用藥控制病情反而能降低感染風險,所以定期回診,視情況調整用藥很重要。

新冠肺炎無疑是2020年最受矚目的議題,而且隨著秋冬第二波疫情發展,眼看將延燒至2021年,身為高風險族群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難免比一般人更多擔心,風濕科醫師們最常聽到的問題是:「免疫系統有問題,會不會更容易感染?」、「疫苗問世了,我該不該打?」

為化解病友疑慮,持續至今已30年的臺中榮總免疫風濕疾病病友會,今年特別以「免疫與感染的距離」為主題,吸引超過250名病友及家屬,寧可全程戴著口罩也要到場聽講。

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黃文男主任表示,過去每年平均約200名病友,今年不但未受疫情影響,報名出席者反而更踴躍,可見這場影響全球的百年疫情,提升民眾對「免疫力與感染」問題的關注。

當自體免疫疾病遇上新冠病毒

黃文男主任表示,很多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擔心自己因為免疫系統出狀況,「會不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根據國外資料顯示,免疫疾病患者感染率並沒有比一般人高,但要注意的是,患者一旦感染,發展成重症的比率較高。

但是否該打新冠疫苗,醫師認為現階段還需要更多資料佐證。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信華表示,目前已有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誘發自體免疫現象,確實有可能因而加重自體免疫疾病的嚴重度;「而疫苗就是要訓練我們的免疫系統,但訓練過程是否會引發疾病?」黃文男及陳信華兩位醫師都認為需要累積更多數據資料,畢竟疫苗在臨床試驗時排除自體免疫病患,因此完全沒有研究數據可參考,疫苗先從一般民眾開始施打,足夠形成群體免疫,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對自體免疫病患者來說,比起疫苗,更重要的穩定控制病情,並在生活中做好防疫措施。」黃文男強調,除了基本的「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國外研究發現「自體免疫疾病控制不好的病人較容易感染新冠病毒!」,陳信華就遇到一位病人因為害怕疫情而延遲近半年沒回診,結果因為病情反彈、引發泌尿道感染而住院治療。

定期回診、遵醫囑用藥 降低感染風險

統計發現,疫情初期國內整體風濕科門診量減少約25%,臺中榮總過敏風濕科的統計則約10~15%。定期回診、遵醫囑用藥,是控制病情的關鍵,黃文男強調:「很多病人擔心使用免疫抑制劑會容易感染,其實正確用藥把病控制好反而能降低感染風險,但使用過量也可能有負面影響,重點是取得免疫平衡,所以有必要定期回診,視情況調整用藥。」

隨著藥物發展,風濕科可用的藥物愈來愈多,自體免疫疾病也愈來愈能達到有效控制。黃文男表示,藥物選擇需考慮病情、患者個人需求等因素,例如有些人覺得每個月打一針很方便,有些覺得口服藥出差旅遊攜帶便利;擔心因感染或疾病需要治療,可考慮選擇半衰期短、3小時就能代謝的小分子口服藥。

成立專屬粉絲頁傳遞正確資訊

「防疫、防感染」只是自體免疫病友與病共存的漫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之一,陳信華表示,門診時間有限,透過病友會除了能更完整的解除病友疑惑,面對面的互動也可以縮短醫師與病人間的距離。黃文男則認為,病友會不只是病人有收穫,更提供年輕醫師學習與病患互動的機會。而為了擴大病友會傳遞正確訊息的效果,中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也特別設立「艾兒的健康手札」粉絲頁,黃文男表示,未來會陸續整理病友關心的資訊,以影片、懶人包等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而像新冠疫情這類民眾關心的議題,也能透過網路即時傳遞正確訊息,避免被似是而非的假消息影響。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防疫情、免感染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該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