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疫情爆發以來,有不少患者因為施打疫苗或是染疫後造成皮膚起紅疹、膨疹或發癢…等蕁麻疹表現。
「風疹塊(膨疹)好癢!」根據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有蕁麻疹困擾。尤其是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兩年多來,有民眾在施打疫苗後產生蕁麻疹的副作用,因為奇癢無比造成蠻大的困擾,需要進一步協助1,2。對此,皮膚科診所皮膚科醫師邱品齊表示,蕁麻疹在每位患者的嚴重程度都不一樣,若因吃藥暫時好轉就隨意停藥,很容易導致急性蕁麻疹變成慢性蕁麻疹,反而造成治療時程拉長,所以配合醫師定期用藥很重要。
蕁麻疹的原因主要是廣泛全身性過敏反應的免疫失調,主要跟肥大細胞有關。持續時間≤ 6 週的自發性風疹塊、血管性水腫或兩者均有者稱為急性蕁麻疹,而大於6週者稱慢性蕁麻疹。近年來新冠疫情爆發,病毒不僅侵犯上呼吸道,也會侵犯其他器官,在皮膚上也可能出現多樣性的皮疹甚至是蕁麻疹3。
此外,施打新冠疫苗也可能造成免疫反應失調產生皮膚不良反應,蕁麻疹即是常見的表現之一4,再加上長新冠可能造成的皮膚後遺症,蕁麻疹也在其中5,所以各種原因加總起來,這兩年來蕁麻疹的患者確實增加不少。
三大迷思:一次斷根、類固醇恐懼症、隨意停藥
然而,不少民眾對治療蕁麻疹其實有不少迷思,例如以為看診一次就可以斷根、擔心使用類固醇治療會產生副作用以及自覺好轉就自行停藥。
邱品齊醫師表示:「醫師最怕的就是患者長了蕁麻疹,吃了3天藥,看似沒有發作後就自行停藥,結果停不到2天又再復發,又再繼續吃藥,吃3天改善了後又停藥了,結果免疫反應就這樣一直反反覆覆、起起落落,最後很容易造成只要不吃藥就發作,變成慢性蕁麻疹,這就麻煩了。」
他強調,自行隨意減量或停藥是造成治療效果無法持續的主因。目前只有在較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初期才會使用到短期類固醇治療,當急性病狀緩解後,就會改用長效型的抗組織胺來控制,一般建議服藥期間應至少維持2至4個星期,當症狀完全穩定後,在醫師指導下再慢慢減藥與停藥。
不同族群患者需求 抗組織胺藥治療選擇比一比
蕁麻疹總是來得又快又急,以往治療方式包括服用抗組織胺、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等。然而,傳統型的抗組織胺容易造成口乾舌燥、嗜睡、頭昏無力等副作用,常令病患困擾不已。
邱品齊醫師表示,現今第二代抗組織胺的抗過敏藥效時間較第一代長,跟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比較少見,對於神經系統影響的副作用也減少很多,安全性更高、適用性更佳,是現在的主流治療方式。
他進一步說明,針對不同族群的蕁麻疹,用藥細節也會有所不同,像是學生要準備考試,或是駕駛司機與機師需要高度職業專注力,就要跟醫師討論,挑選不會嗜睡的藥品來使用。此外已經發生肝腎功能不良或是已經在服用多種藥物的高齡族群,也可以選擇不需要經過肝腎轉化代謝的藥品,這樣會更安全。
尋找過敏原很重要 但配合治療更重要
疫情爆發以來,有不少患者因為施打疫苗或是染疫後造成皮膚起紅疹、膨疹或發癢…等蕁麻疹表現。遇到急性蕁麻疹,可以試著從生活中尋找誘因,可能是飲食內容物、外在接觸物、口服保健品、空氣懸浮物、寵物毛髮、黴菌、花草、氣霧噴霧、口服藥物、香氛品或化粧保養品…等相關過敏原所造成,這時候儘速用藥、儘量避免過敏原就很重要。但如果是慢性蕁麻疹,相關原因更加複雜,這時候尋找誘因固然有需要,但先有耐心好好服藥治療會更關鍵。
邱品齊醫師呼籲,遇到蕁麻疹及早找專科醫師治療、配合用藥,搭配日常生活與飲食調整、降低精神壓力、儘量避免各種外在過敏原與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才有辦法早日擺脫蕁麻疹的糾纏。
備註:
2: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COVID-19疫苗:相關指引:COVID-19疫苗接種之臨床處置與建議:區別疫苗接種後的立即不適—過敏反應、迷走神經反應和疫苗接種後相似的副作用。
5: 注意「長新冠」的皮膚表現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長新冠後遺症可能產生「蕁麻疹」 隨意停藥恐變成慢性癢不停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