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醫學院學生為何轉讀神學?當他擔任神學院老師32年、做過所有行政職務,為何還能出卅本書,並且推動宣教?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台灣神學院二月19日上午在禮堂舉行教授林鴻信老師榮退感恩禮拜,林老師分享退休感言時談到自己過往的心路歷程時,感謝上帝所賜的一切美好。
老師詩班獻唱
「我走過最幸福的路,是跟隨神的路,讓神的手引導生命的每一步…」會中老師詩班唱出〈這一條路〉;董事長羅龍斌牧師以「在神全家盡忠」為題勉勵。院長蔡慈倫說,她很榮幸自己不僅過去是林老師的學生,這十幾年來能與林老師成為同工。她感謝上帝,把林老師放在台神這一代老師當中,在他身上也看到一個神學院老師、神學教育者應有的典範,就是除了教學,還在學術,以及在服務和宣教上,孜孜不倦全力以赴。
學生時期接觸神學 離開醫學轉讀
林鴻信牧師回顧自己與台神接觸是1975年,當年他是台大哲學系的學生,來台神讀希臘文暑期班。1980年他是陽明醫學院學生,在台神夜間部讀三年,完成神學士學位。1984年他看見神學教育的重要,離開醫學院,專心讀神學,從台神、美國耶魯大學,以及德國杜賓根大學取得神學博士學位。
林鴻信老師
1990年他開始在台神教書,直到今年有卅二年。他說,記得剛開始教書,當年的老師都大他15-20歲,也就是曾在15-20年間沒有新的老師。他先是擔任助理教授,當時也是第一位助理教授。後來因為教務處工作出缺,學校要他接任教務處工作,以前都稱「教務長」,但他擔任時,是第一位稱為「教務主任」,因為太年輕。沒想到才做一年多的教務主任,因為神學院的變化,他被董事會要求擔任代理院長,40歲就擔任院長。雖然當時很痛苦,但也學習後來當院長的預備的裝備。
台神愈來愈進步 師資結構也愈平衡
這32年,他自己曾是最年輕的老師,到成為最老的老師。有一段時間,學校老師不是很年長,就是很年輕。他很感謝主,在他之後老師陸續進來,但也意味在他退休前一段時間沒有人退休。他看見現今愈來愈進步的台神,也是師資結構愈來愈平衡的台神。他很感謝院長、董事會和同工,以及過去對他的包容,他也在學習更多謙虛。他也感謝家人全心全力付出,對他的支持。
林老師很感謝陳琇玟老師在禮拜程序選出〈何等恩典〉和〈最後的住家〉兩首詩歌,點中他的心。他記得有一次睡夢中夢見自己唱一首歌唱到整晚,且愈唱愈有力,愈唱愈喜樂。但是醒來以後過兩個月才發現是〈何等恩典〉詩歌。他首次知道自己心中對上帝有很多的感謝。
學校詩班獻唱
〈最後的住家〉詩歌是他讀到馬偕故事,進入馬偕深層內在世界,整理馬偕兒子提到的馬偕作的詩,加上馬偕的自傳,而改寫的詩。由已故李奎然長老譜曲。當他面對〈最後的住家〉詩歌非常震撼,尤其一個加拿大人會愛台灣到如此地步,台灣人還不一定愛台灣像馬偕一樣。台灣有一位醫師特立獨行,每次申請表格只要填寫「永久住址」,他就寫「墓地」。最後的住家,馬偕選在淡水。經過多年,讓他透過閱讀,更多學習和感動,理解馬偕的心情。
歷史學者詹姆士‧羅勒(James Rohrer)所著的《青年馬偕》一書,提到馬偕來台灣是建立自由教會,它不是加拿大的教會,或西方人的教會,也不是僵化體制或傳統教會,而是高舉基督的台灣人的教會。
在會中他也說出五個感謝:
一、感謝上帝賞賜一切美好,雖是暫時,卻讓我們有美好盼望。回想在台神教書,有太多美好的一切。但他也感受到,過去美好一切也是最短暫。令人有點感傷,但對未來也有憧憬和嚮往。
二、感謝前人的努力。他離開醫學院投入神學,主要看見神學教育的重要。教會的更新、復興需要有健康的牧者,健康的牧者來自健康的神學生。當神學院健康,教會就健康,教會健康就會推薦更健康的未來一代來神學院,祝福未來的教會。縱使過去有一段時間有很大年齡的缺口,但是前人一切努力,讓他們有足夠的基礎能繼續將神學教育,在年輕一代推往更高水平,祝福未來的世代。
三、他很感恩有許多認真、愛真理的學生,幫助他成為老師。1997年他到英國讀書,在隔離孤立狀態,他發現他沒有老師、牧者的樣子,因為沒有學生、沒有羊群,甚至連基督徒樣子也消失,因為沒有信仰群體,首次感受到周邊的人祝福他、成全他,若不是有學生,他就沒老師的樣子。他回到學校,內心很多感謝,感謝學生雕塑老師。他在教授就職禮拜時,也曾對學生說,希望他們不要成為石頭或木頭,否則會毀壞一個老師。
會場
人間看不見回報時 更仰望上帝
四、感恩寫書中,忘掉自己,成為良善忠心的僕人。多年來他寫書的經驗,發現神學類的書都很難賣,對於寫的書誰得幫助,他不知道。因此他學習寫書的態度,是忘掉自己。當他不知道自己服事誰,也不會得到他們掌聲,他突然明白聖經所說「右手所作的,不要讓左手知道」的意涵,體會在人間看不見回報時,更能仰望上帝的肯定。
五、感恩成立基督教研究智庫。在他退休前幾年,於2020年他看見未來黃金十年,今年是第三年,也是馬偕宣教150年、泰爾雅族聖靈復興50年。我們從馬偕的見證和異象,如何經歷長老教會是來自馬偕,具有傳福音的教會。馬偕自傳中也挑戰台灣的教會,出去作海外宣教,我們有繼續傳福音嗎?從泰爾雅族聖靈復興見證,看到長老教會是聖靈作工的教會。加爾文被稱為聖靈的神學家,幾乎被教會遺忘,有的追求聖靈卻不讀加爾文,有的不追求聖靈,被認為教會是不追求聖靈的教會。我們需要更多的更新和調整,求主引領我們。
蔡慈倫院長
歷經老師、主任行政各項職務
蔡慈倫院長說,她這次不僅代表他的學生和學校、老師向林老師致謝,也要談到談林鴻信老師過去卅多年在神學教育,對他們的幫助。
她介紹林鴻信老師從1990年起任教於台灣神學院,歷經系統神學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以及牧育主任、教會與社會系主任、教務主任、代行院長、院長、信徒神學系主任、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神碩博主任等職,也就是在他教學繁忙時,從未推辭學校的公職和行政工作,使他在神學院所有的老師、主任職務幾乎都擔任過。
他在教學之餘,很喜歡和學生「搏暖」。1991起,他帶領神學生參加第五屆青年宣教大會。兩年後他帶領學生基督精兵運動和精兵營,帶動長老教會青年復興運動。1992年他喊出一個口號,也成為台神很重要的校訓,加上後來的「對上帝有信,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他更透過基督精兵營帶動協會做更廣的服事,就是到海外宣教,也促成台神第一對能受派到緬甸的校友,成為宣教師。
出書又成立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
蔡院長也提到,在林老師卅多年教學生涯中,從1994年起約出版30本書,平均一年一本。2004年,他成立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直到現在,透過學術、團契方式,繼續帶動亞洲華人神學學術的提升。1990年,他開始帶領台神學生,去到泰雅爾中會的教會,訪查聖靈更新運動。將這段不為一般教會熟悉的歷史,1972年泰雅爾教會的聖靈更新復興運動記錄下來,2019年出版第一本《山間靈風吹起》,而在神帶領下,去年又出版第二本的《跨山面海靈風吹起》。
蔡院長代表學校贈禮
她心想,神學院老師如何在30多年中,能做這麼多的事?兩年前,他曾勉勵畢業生,他把上帝的呼召看作是榮耀的呼召,而盡其一生沒有違背從上帝來對他的呼召,就是投入在神學教育當中。
人生最精華三個黃金十年獻台神
她說,這次感恩禮拜讓我們看見,當一個人找著自己生命的命定,一生活出上帝榮耀的呼召,把人生最精華的三個黃金十年獻給神學教育。我們也透過林老師的生命,更加羨慕能如此活而被神用的人,是何等有福。會後也贈送林老師最近出的書《與馬偕同遊淡水的綠波蕩漾—馬偕新觀》。她說,今年是馬偕在台150年,聖靈在泰雅爾教會更新50年,也是台神創校150年,透過這本書再次在聖靈帶領下,重新思想我們一生的光景,也重新立志,為教會和神學院重新擺上。
羅龍斌董事長
董事長羅龍斌牧師在會中表示,他和林鴻信老師都是忠孝路長老教會出身,他們都是台中一中前後期的校友,他們也曾是神學院的同學,後來也是「同事」。在羅牧師擔任神學院董事時,曾遴選林鴻信老師擔任院長。他以老友的身分來期勉,並引用民數計十二章1-9節和提摩太前書一章12-17節,看見神的僕人摩西和保羅的共同特質,在神的全家盡忠,不論我們世上有多大成就,一定要謙卑;清楚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呼召,沒有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
羅牧師相信上帝對林老師身上的計畫,不會因為退休而停止,還要努力完成,成為上帝僕人,祈願我們要成為所有人的楷模,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全體合影
羅龍斌董事長代表董事會贈禮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醫學生轉讀神學奉獻神學教育32年 林鴻信退休數算恩典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