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坤華、洪綾襄

你有想過嗎?醫院將針筒、導管、人工腎臟等大量不可燃的醫療廢棄物,用「紅袋」包裹後,送去哪裡了? 宇鴻案後,當局究竟對醫療廢棄物處理狀態掌握多少?若不正視,對環境的危害令人憂心。

下了中山高交流道沿著台四線來到桃園市大園區,蜿蜒的產業道路旁東一叢、西一片雜木林,理應是令人舒爽的田野風光,但空氣中卻是愈來愈濃烈的飛灰與惡臭。

居住在台北市中心的人很難想像,13年來,在距離不到30公里外的桃園市大園區菓林里、三石里、蘆竹里周遭的兩萬多位居民一直暴露在重金屬汙染、水汙染及空氣汙染的危險當中有苦難言;居民直指聳立於宇鴻科技公司辦公大樓後方兩根紅白相間的大煙囪是汙染來源,宇鴻還放任廢棄物露天堆放,並被查獲非法掩埋汙泥、爐渣等違規了40次卻仍繼續營運,直到今年六月,才被要求停工受檢。有一位里民還泣訴著丈夫兩年前因肺癌在醫院過世,但他們卻不知道,毒害他們健康的元凶,恐怕就是來自守護民眾健康的醫院。

長期亂象》醫療廢棄物多委外焚燒 戴奧辛劇毒危害健康

由於部分醫療廢棄物具感染性,也使用大量塑料等複合材質,需要專門處理,公立焚化爐通常不收受醫療廢棄物,因此包括台北馬偕、耕莘、林口長庚等18家醫院,除了在院內設置小型焚化爐,其餘均外包給民營公司處理,而宇鴻便是最主要的回收業者之一。只是,若業者擅自將如針頭、導管、人工腎臟等使用大量PVC塑膠所製的醫療廢棄物用最簡單的方法「焚燒」處理,就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且濃度是一般垃圾的56.54倍,飄散在空氣中,對人體的傷害不亞於土壤中的汙染。

依據《廢棄物清理法》所訂定的「事業廢棄物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第八條規定,廢棄物有18種處理方式,其中以熱處理法為大宗,除了焚化之外,還包含熱解、熱熔、熔煉、熔融、燒結、蒸餾、熱蒸發及濕式氧化等方式,清運時應以防漏、不易破之紅色塑膠袋或紅色可燃容器密封盛裝;用其他方式處理者,則以防漏、不易破之黃色塑膠袋或黃色容器密封貯存。

雖然法令如此規定,但若就有不肖業者便宜行事,只要是紅袋就一併拿去焚化,就會產生了含劇毒物質的底渣,「宇鴻案」就是醫療廢棄物處理的亂象縮影之一。

在今年7月檢方起訴書中直指,宇鴻科技涉嫌將戴奧辛超標20倍底渣,堆棄在空地,還趁雨天將場內廢液排放到鄰近水圳,造成下游受強酸、鹼及戴奧辛汙染,該公司涉及超量回收廢棄物,並透過電腦系統偽造磅單。

事實上,宇鴻汙染案只是冰山一角,根據《財訊》深入調查,驚覺醫療廢棄物管理竟有相當大的漏洞,很多醫院連最基本的垃圾分類都沒有做,不僅完全沒有使用「黃袋」盛裝不可燃的感染性醫療廢棄物,大量的針筒、導管、人工腎臟、輸血袋、點滴袋,甚至全部直接用「紅袋」包裹,讓清運公司整批運走,後續究竟有沒有審慎處理還是直接焚化,令人擔憂。

醫院現場》導管、人工腎臟紅袋打包 後續流向乏人追蹤?

經過本刊追蹤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公開招標標案後發現,包括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台北榮總、高雄榮總、國防部所屬各醫院、新竹縣政府衛生局、署立新營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成大醫院等,都在未妥善分類的情況下,就直接委外清運。

實際到台大醫院查訪,發現在舊大樓一樓及新大樓三樓的洗腎中心旁的貯藏間,有大批導管、點滴袋和人工腎臟,用「紅袋」打包,現場沒有放置生物醫療廢棄物再利用的「黃袋」和回收桶。同樣地,實際走訪台北榮總,情況與台大醫院類似。

「熱處理的費用比滅菌回收還貴,」一位醫院管理階層喊冤,以熔融法為例,要先將廢棄物加熱至熔流點以上,讓有害有機物質氧化或重金屬揮發,其餘有害物質則存留於熔渣中,使之穩定化、固化,程序比殺菌更複雜,並不是單純焚燒。

「醫院當然也希望節能減碳,但考量到安全性和社會觀感,感染性醫療廢棄物仍無法全面回收,」他也很無奈。

然而,醫療事業是挽救生命、維護健康的事業。這些有的標榜獲得國家醫療品質獎,或是國家評鑑優等獎的知名醫院,有的是政府所屬機關、大型醫院,竟對於大量塑膠類生物醫療廢棄物可能遭到大量焚化,產生有毒氣體,冷漠以對,實在令人驚訝!

而負責推動「零焚化、零掩埋、零汙染」的環保署及醫療事業目的主管機關的衛福部政策不明,恐怕也成了對環境汙染和戕害台灣居民健康生活的幫凶。

政府放任》
廢棄人工腎臟每年上萬公噸 衛福部、環保署在狀況外

儘管使用大量PVC材質的醫療廢棄物應屬不可燃,「但感染性醫療廢棄物,採焚化處理已是一條不歸路。」一位工研院環安相關的研究員無奈地回溯了過去的政策演變,1989年以前,我國醫療廢棄物都採取掩埋方式處理,但有不肖業者隨地掩埋感染性醫院廢棄物,當時民眾到西部海岸戲水,竟發現針頭、點滴袋,甚至是手術後的殘肢,造成人心惶惶。為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才開放焚化處理,很多醫院也開始自設焚化爐;然而,環保意識抬頭和戴奧辛標準愈來愈嚴,許多醫院的焚化爐紛紛關閉,最後改由委外焚化處理。

演變至今,焚化所造成的空汙問題卻愈顯嚴峻。據衛福部與環保署的統計,全國約有2萬1000家醫療院所,每年產生約10萬3000公噸的廢棄物,其中屬於有害的生物醫療廢棄物約3萬公噸,但有高達92%生物醫療廢棄物採取焚化或熔融處理,只有8%的生物醫療廢棄物採回收、滅菌再利用,也就表示仍有2500噸生物醫療廢棄物,不在環保署的列管範圍內。近五年雖有滅菌業者企圖加入,不過,「市場大餅早已分配好了,除非修法或政策轉變,否則很難改變既有現狀,」一位業者觀察。

事實上,可能有更多不可燃的垃圾因不當處理而被胡亂焚化,產生大量的戴奧辛而不自知。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年5月公布,國內慢性腎臟病患者多達200萬人,其中有7萬人每週須到醫院洗腎3次,每次產生1公斤的廢棄物,每年並以3000到5000人的速度成長。

本圖/文由「財訊」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踢爆!醫療廢棄物回收亂象 公立醫院是劇毒戴奧辛最大幫凶?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