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巫倫娜
因公司自行煉瓷土並自有窯,商品也有陶瓷的花瓶與器皿,不由栽進了陶瓷的賞析。面對藝術品到古董,心情是「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一切但憑緣分,感到時間的奧妙放在器物,似乎變成了它們選擇主人,而不是由人來作主。
雍正與年羹堯之間的故事,傳說非常精采,不過「番外篇」也不遑多讓,而且優美的多。那是年羹堯抄家時,雍正未將的父親、兄長處以重刑,因認為年羹堯對父兄並不好,也不聽勸告。年羹堯的哥哥年希堯後來接任景德鎮的皇家陶瓷督造,辦差非常盡心,景德鎮的名聞天下,年家也貢獻一力。
雍正派了督理淮安板閘關的年希堯兼管景德鎮廠窯務,隔兩年又增派唐英為駐廠協理官,清代的官窯瓷器進入了全盛期,此一期間所生產的稱為「年窯」。《景德鎮陶錄》中說年窯「選料奉造,極其清雅…仿古創新,實基於此」
《前塵夢影錄》也提到「年希堯為九江監督時,燒窯多仿尊雷古式,其色青,名『雨過天晴』」。
「年窯」燒製在雍正四年至十三年間,以胭脂水釉色的器皿最著名,這種美跟印象中的雍正形象不大相同。年希堯提升景德鎮的藝術地位,並很實際地促使地方繁榮,師傅與工人的收入大增,所以乾隆年間的《查禮銅鼓書堂遺稿》中《年窯墨注歌》,稱頌其成就:「國朝陶器美無匹,邇來年窯稱第一,不讓汝定官哥鈞,何況永樂之坯宣德質。」
陶瓷的藝術成就,與朝代興衰和皇帝的愛好很有關係,國勢強大的時候,呈現於器物的樣式與繪圖顯得很有精神,因此明末與清朝嘉慶以後的作品呈現不如康熙、雍正與乾隆三朝。陶瓷的還有一特性,便是「撕裂有時,縫補有時」,能擁有的時間多久也是憑機緣,讓人分外覺得脆弱與矜貴。
景德鎮有一位愛穿紅衣的女郎來自台灣,她在景德鎮做自己的作品,然後在上海的專賣店銷售,店裡只賣自己創作的陶瓷,主要的客層是女性客層,一般的上班族也可以買到人民幣幾百元的小碟,都愛小物為生活憑添的意趣。
人們對景德鎮是憧憬的,令人遺憾的是現在有專門為洗錢而創作與交易的人,污濁了千年瓷都的美名。公司在大陸的店鋪來客,若為送禮來選商品,多有放棄玻璃、金屬的材質選項而擇瓷器,他們說的理由包括:「瓷器代表中國、瓷無價」。北京的北土城地鐵站以「青花瓷」作為裝置主題,別致的設計沖淡了一些擁擠的塵囂。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我的閨蜜老師
【忠於本份‧平凡人生】文集《職場篇》
大學生回來了
【忠於本份‧平凡人生】文集《成長篇》
火車飛俠-回想當年春運…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