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張壹柒

台灣經濟發展的航道上似乎正逐漸出現了隱憂,尤其在全球科技產業迅猛發展的今天,台灣對半導體產業的過度依賴,可能正在悄悄埋下「荷蘭病」的種子。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台灣的製造業重心過度集中在半導體與電子產品出口上,其中台積電一家公司就佔了出口總額的顯著比例。

首先,我們需回顧「荷蘭病」的經濟概念,這一理論說明了一個國家在某一單一產業迅速崛起,導致國內其他產業相對衰退的風險。在1970年代,荷蘭發現北海天然氣後,短時間內經濟結構迅速轉變,導致當地製造業與農業競爭力下降。類似的情形今日在台灣也有所體現,而最明顯的指標就是新台幣的持續升值及其他產業的出口競爭力下降。

根據台灣中央銀行的報告,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在過去五年內持續升值,造成台灣其他非科技產業的出口成本增加,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相對下降。此外,從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組成來看,半導體產業的比重從2010年的5.3%增加至2023年的近17%,這一數字明顯顯示出經濟結構的失衡。

矽 技術 硬件 高科技 行業 電子 男人 工程 檢查員 微芯片 在室內 製造 佔用 工人 裝配 檢查 節目 專業的 專門知識 機 主機板 製造業 處理器 工程師 現代 工作 線 電子產品 業務 尋找 發育 機械 實驗室 生產 產業 工廠 半導體 研究 人 技術員 電腦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再者,台灣的能源與水資源消耗也與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息息相關。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統計,半導體製造業的能源消耗量占全台能源消耗的30%以上,遠高於其他產業。這種巨大的資源需求,加上台灣地理環境的特殊性,使得水資源的分配壓力日增,時常發生旱災與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

此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雖然牢不可破,但這也使得經濟過度依賴全球市場的波動。近年來,由於美中貿易戰以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台灣的經濟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依據世界銀行的報告,這種外部衝擊對於高度依賴單一出口市場的經濟體來說,影響尤為嚴重。

因此,台灣政府與產業界必須正視這一隱憂,積極調整產業政策,多元化發展,不應將所有資源與希望全放在半導體一籃子裡。政府應加大力度支持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同時鼓勵創新與技術研發,在生物科技、綠能、精密機械等領域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只有通過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平衡,台灣的經濟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荷蘭病」風險。展望未來,台灣需在全球經濟舞台上展現更多元的競爭力,確保國家經濟的長期健康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