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林旻柔】

今年上半年出現的旱象,引發國內水價過於便宜、且台北及全台的水價一國兩制的爭議。經濟部水價評議會日前通過台北自來水處提出的新水價公式,台北市的水價明年漲定,預計明年1月開始實施;另一方面,其它縣市的水價,台灣自來水公司也規劃將於明年底漲價。新版的台北市水價平均調漲約3成,且過去4級距將改為5或6級距,也就是說,用水愈多,水費將愈高;新的計價方式,考慮新增1001度至3000度,及3000度以上兩種級距,而每個月用水在20度以下,費用將不調整,預估將有6成左右的民眾不受影響。

水費新計價方式,令許多業者大喊吃不消,首當其衝的是飯店業者。許多飯店業者表示,每個月將增加20多萬元的水費,其它如百貨公司美食街、美容美髮業者也將大受影響,雖然大部分的業者皆表示,將會自行吸收水費調漲的成本,但未來若景氣沒有相對的起色,水價調漲的影響,也難保不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就怕原意希望民眾省水救旱,最後卻導致消費意願轉弱,無法刺激內需。

台灣的水費一直以來確實非常便宜,因為台灣今年爆發以往少見的旱情,以致出現應該調漲水價的聲浪;使用者付費,水價確實需要調整,但要在適當時機調,也要調得合理,才不會產生其它民生與經濟問題。首先,用水愈多、費用愈貴的原則,不應適用於全體大眾,許多大廠例如工業用水大戶,其用水量占整體將近3成,若同樣適用於一般的收費標準,將導致累進費率過高,恐會衝擊大廠的營運,因此,建議應另設規範。

其次,水價並非不能調漲,但要考慮時間點的問題。現階段台灣出口大幅下降,許多中小企業受中韓FTA,及紅色供應鏈的影響,已面臨生存危機;此外,國發會日前也發布象徵景氣低迷的「藍燈」號,而中央大學近期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也持續下滑。很明顯地,現階段的景氣不見好,還有轉壞的趨勢,若急著大幅調漲水費,可能民眾擔心日子更不好過,工業及服務業也將大幅提高營運成本,不僅無法刺激消費,恐將造成內需緊縮的問題;未來,可能導致消費降低、內需市場縮小,對經濟成長反有負面影響。

台灣已面臨水資源不足的危機,解決的方法,除了調漲水價之外,更應該檢討過去許多為人詬病的問題,例如自來水漏水率高的問題,主管機關應負起責任,研擬降低漏水率的解決方案外,也應提出逐年減少漏水率的目標,再重新精算出更合理的水價公式,並將民生及工業、營業用水計費方式區隔開來,才不會對業者造成過度的衝擊,反倒影響民生消費及經濟發展。當然,最重要的仍是環保與節水的習慣養成,如果每個人都有愛惜資源的觀念,相信未來擔心水資源缺乏的機會,應會大大減少。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