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肖霞客(旅遊達人)

大昭寺始建於七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建造的目的據傳說是為了供奉一尊不動金剛佛像,即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該佛像據傳是當時的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迎娶的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家鄉帶去的。據說當地原為一座湖泊,但在松贊干布的努力之下,將它填平建為寺院。之後寺院經歷代擴建,目前占地25100餘平方米。現在大昭寺內供奉的是唐朝文成公主帶去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而八歲等身像於八世紀被轉供奉在小昭寺,後毀於文化大革命。1409年,格魯教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為歌頌釋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傳佛教各派僧眾,在寺院舉行了傳昭大法會,後寺院改名為大昭寺(維基百科)。

大昭寺始建於唐貞觀21年(647年),大昭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大昭寺作爲布達拉宮的擴展專案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産。去拉薩而沒有到大昭寺就等於沒去過拉薩,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藏族人民有「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之說,大昭寺在拉薩市具有中心地位,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會生活層面的。西藏的寺院多數歸屬於某一藏傳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則是各教派共尊的神聖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後,「噶廈」的政府機構也設在大昭寺內。活佛轉世的「金瓶掣籤」儀式歷來在大昭寺進行,1995年,十世班禪靈童轉世的金瓶掣籤儀式也是在這裡舉行的。

大昭寺內供奉的最珍貴的一尊佛像便是當年文成公主由大唐帶入西藏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這尊佛像凝聚著藏漢交流的深厚情誼,它與大昭寺門前最著名的「唐蕃會盟碑」一道成爲漢藏友誼的歷史見證,唐蕃會盟碑高3.42米,寬0.82米,厚O.35米,唐長慶三年(823年)用藏漢兩種文字刻寫。而「勸人恤出痘碑」,為清朝乾隆年間駐藏大臣和琳和珅之弟)在西藏救治天花患者及改變葬俗而立,則見證了清朝對西藏的關懷。勸人恤出痘碑旁邊的公主柳相傳為唐朝文成公主手植,被稱為「公主柳」。

古樸的大昭寺歷經千年歲月,香火卻長盛不衰,如今更是遊人如織。在大昭寺門口等待進入時,可看到大門口前的信徒,各自準備一條墊子,並站在墊子前,進行跪拜並撲到在墊子上,雙手往前伸直進行朝拜,稱為磕長頭。再起身並反覆進行,而朝拜的藏民有許多是老人家,真佩服他們的虔誠。此外,還可見到大昭寺的正面建築,有白色的牆並配有黑色的窗戶與屋頂,及具黑、金、紅、白等色的布幕,屋頂上還有典型的藏寺建築為兩隻相對的鹿與法輪,四周並配有角樓。夏季時,大昭寺會對遊客實行「限時」入寺,遊客與信徒的進口不同,或許導遊已安排好參觀時間,故沒有排很久的隊伍就從寺院右邊入寺,但也因此沒有太長時間觀賞寺院門口的壁畫,且愈靠進入口處,則聚集喇嘛而不是一般信徒,而信徒則從另一邊入寺,長長的隊伍緩慢前進,對信徒而言,能到大昭寺參拜,慢慢的等待進入更能顯示他們對佛教虔誠的信仰。

值得一題的是大昭寺前立了一根很高的旗桿,廣場上另外一端,亦立了一根更高的旗桿。在廣場上可看到藏民正在進行「煨桑」,它是藏人的祭祀習俗,「煨」的意思是煙,「桑」的意思是清洗、消除、驅除,直譯為「煙祭」,即以煙火祛除邪祟之祭祀。煨桑時,先將柏樹枝放置「桑爐」內點燃,然後再撒上些許糌粑、茶葉、青稞、水果、糖等,最後再用柏枝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煙火揮灑三次。煨桑者口誦「六字真言」。即透過焚燒穀物、松柏枝等產生煙霧祭祀鬼神的活動,煨桑原本是本土苯教的祭禮,後被藏傳佛教吸收用於禮敬菩薩。在藏族地區,每個寺廟都備有桑爐,在煨桑的過程中產生的煙霧,不僅使凡人有舒適感,山神也會十分高興,希望神會降福於敬奉它的人們。因大昭寺很許多藏民在進行煨桑,故雖然燃燒的是潮濕的松柏樹枝,但爐內仍可見大火。與漢族寺廟相比是燃燒紙錢,故煙少一些,且漢族寺廟的「金爐」相對華麗一些。

HJU01

大昭寺廣場一早即可許多信徒與遊人

HJU02

藏民以松柏等物進行煨桑,冒出許多濃煙以傳給神明

HJU03

廣場上所力的高大旗桿,桿上纏繞著彩色的布條

HJU04

寺前豎立唐蕃會盟碑見證漢藏人民的深厚友情

HJU05

寺前有多位藏族婦女以多彩珠來反覆磨擦銅盤,盤面非常光亮

HJU06

白天的大昭寺門口擠滿人潮,門面很小,但進入後變得寬敞

HJU07

大昭寺門口許多藏民自備墊子進行全身撲倒跪拜,稱為磕長頭

HJU08

大昭寺屋頂角樓上的房間建築,可用來俯視整個廣場

HJU09

正門左右兩邊牆上房間外覆蓋黑色與金色相間的布幔

HJU10

排隊準備進入大門,可見到許多喇嘛在此跪拜

HJU11

進入寺門口見到喇嘛在鐵欄杆上掛著一塊黃布進行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