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鍾小玲/編譯】

當今世上一些具有影響力的人,他們是社群媒體像是 youtube 或Instagram 上的網路紅人,受到好幾百萬人推崇和追蹤,也不斷地努力經營個人品牌。

自我中心的人才會是贏家?
在他們的成功故事裡,「自我」佔了很大的比例,他們主張:你要知道你的夢想是什麼,你要相信自己可以達到那些夢想。但是,這種自我中心的世界觀是從何而來?它跟聖經中所說的個人成功有何不同呢?

英國精神病理學家葛林.哈里森(Glynn Harrison)在他2013年出版的專書《大自我之旅》(The Big Ego Trip)中,分析自我中心運動的根源及其所帶來的一些具體後果。

日前哈里森接受《福音焦點》(Evangelical Focus)訪談,記者以剛當選美國總統的川普為例,表示川普曾說自我中心的人才會是贏家,認為川普是「自我中心的成功者」。

對此,哈里森的看法是,這要看每個人所說的「自我」是什麼意思。他認為相信自我及自我的重要性,的確是促使一個人成功的動力,但反之亦然,低自尊的人也可能因為要證明自己的價值而努力,成為成功人士。不過,這兩種極端都可能給人帶來壓力,或是造成像是自戀等問題。哈里森表示,到頭來人們還是需要一種比較實際的、腳踏實地的自我意識,不是靠自己高抬自我價值,而是去追求一個比「自我」更大的目標。

追求比自我更大的目標
記者再問哈里森,如果他覺得自我激勵沒有用的話,那他要怎麼解釋目前在教育界這種常見的現象?這麼做為什麼不能帶來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哈里森說,自我激勵是以與事實無關的方式來談一個人的能力和特質,例如:你很特別!你是明日之星!他認為這麼做通常是出於善意,因為我們希望別人能夠有自信並發揮所長,但這麼做卻創造出一種只關注自己以及只想維持自我重要性的動機。

哈里森還說,心理學家已經發現,那些善於「自我激勵」的孩童容易逃避困難的工作,以免自我形象受到威脅。但事實上,孩童需要有彈性地學習,擁有想要探索世上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才能夠做出改變。

哈里森在書中也提到,他發現我們正在建立一個社會,裡面滿是沮喪的人,因為人們對自己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因為我們過度激勵我們的下一代,企圖讓他們提升自信心,結果卻養成一批自戀的年輕人,他們只靠成功和名人的例子來衡量自我價值。哈里森建議,比較好的方法是培養年輕人的彈性和開放性,讓他們肯定自己的獨特性和個體性,而不是自戀地沈浸在成為社會名流的夢想中。

另外,記者提到現今社群媒體普及的現象,擔心這股自我宣傳和行銷風潮的後果,對此哈里森表示,流行總有消褪的一天,越來越多人察覺到,今天社會上流行的這種自我中心文化製造出更多自戀與脆弱的人,隨之而來的是校園裡的人際疏離和認同政治,以保護個人脆弱的自我。不過,也有越來越多教育者了解這種風險,學校開始討論如何建立個人特色和保持彈性,而不再只強調如何自我激勵以提高自尊。

謹防變質成自我感覺良好的福音
記者又問到,教會是否也落入這股文化趨勢,只滿足人們的感覺需求而傳遞出錯誤的訊息?對此哈里森表示,基督徒應該與人連結,讓人看到真正的福音,上帝的方法是如果想成功,必須透過自我否定才能達成,因此教會需小心處理「藉名人宣傳」的手法,不要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文化中變質成自我感覺良好的福音。

哈里森認為,成功神學的影響力很大,但也廣受批評,因為它強調自我推銷,主張擁有更多才能更成功,遵行上帝的道就會功成名就,可是聖經並沒有提供這樣的應許,上帝的福音只有透過十字架的苦路才能完成。

哈里森分析說,自我價值不能建立在外在成就或是他人的肯定上,因為這些都不是操之在己的,是會隨波逐流的,「相信自己」或是「只有你才能決定你的價值」是沒有用的。哈里森主張,自我價值必須建立在自我認同上,必須知道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為何存在這世上?上帝的恩典就是透過無條件的愛賦予人們做祂兒女的身份,而學習做神的兒女則是一生的功課。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自我中心文化 製造出更多自戀與脆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