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


胡炎煌說(圖右),糧食公義就是每個人都該享有「能吃飽」的權利。(梁敬彥/攝影)非洲的孩子,能夠飽餐一頓就覺得開心。(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如何從全球糧食分配失衡再思「糧食公義」?台灣世界展望會國外事工部專案經理胡炎煌胡受訪時引用馬太福音十四章13-21節表示,凡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該享有同等的糧食權,當愈多人願意減少食物的浪費,並且願意把自己有餘的,分享給那些缺乏的人時,「糧食公義」就能逐步實現。

9.25億人經常處於飢餓
胡炎煌指出,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有七分之一的人口,總計約9.25億人經常處於飢餓的狀態,平均每6秒鐘,就有一個孩子死於「營養不良」。從現今世界糧食總生產量而言,是足夠地球上每個人都能滿足「吃飽」的基本需求,造成飢餓最大的關鍵就是「糧食分配不均」。反觀台灣,依照環保署及國民健康署統計,一天製造的廚餘量就達到4萬桶,每人一年浪費的食物量達到121公斤,是非洲「缺糧」國家的20倍,台灣人更有45.9%的成人男性及33.1的成人女性體重超標(肥胖),高居亞洲國家之冠。

他提到,聯合國和世界展望會都致力藉著世界糧食日推動「糧食公義」的概念,希望提醒每個地球村的居民,正視因為「氣候異常變遷」(天災)及「糧食分配不均及浪費」(人禍)導致的全球糧食系統失衡,可以從自己開始做起,減少無謂的食物浪費,並且按著「有餘的,幫補不足」的聖經教導,讓那些長期處於「吃不飽」狀態的人,也能享有同等的糧食權。

胡炎煌就參與展望會「社區長期性糧食保障措施」長期的觀察結果說,造成國家或地區出現「糧荒」的原因,包含天災(水、旱災)造成耕作及畜牧土地遭到破壞,導致生產不足,無法「餵飽」生活在那塊土地上的人,此外就是貧窮及戰亂,讓糧食沒有通路送到飢民的手中,以非洲的缺糧國家而言,絕大多數都不是全國都缺糧,而是因為食物的「分配不均」,導致「有人吃飽,有人營養不良」的兩極化現象,以展望會在2016年要運送白米協助的約旦為例,因為難民大量湧入,現有糧食供應不足,所進行的糧食援助措施。

長期糧食保障 促成社區轉化
台灣世界展望會長期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非洲及南亞等國家長期處於「糧荒」的狀況,藉由「社區長期性糧食保障措施」事工,進行人道關懷,教導缺糧國家的社區居民,透過水資源與生計方案及農耕技術的改良,讓原先寸草不生的瘠土,可以種植農作物並且穩定收成。從2004年開始,接受行政院農糧署委託,運送白米援助寮國、史瓦濟蘭、肯亞、海地及約旦等因為氣候異常變遷,導致農作物減產及國內糧食分配不均等因素造成缺糧的國家,幫助社區居民逐步脫離糧荒。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胡炎煌:糧食公義從自己開始做起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