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作者:  論壇報副刊

nimsdai_twitter1

【特約編譯林辰欣/報導】今年因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聖母峰)而身亡的人數創新高。在新聞媒體所看到的照片中,登山者在攀登路上大擺長龍,被譏為「排隊等死」。美國登山家埃德.多靈(Ed Dohring)登頂後,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他畢生的夢想就是登上珠穆朗瑪的最高峰。但當他登頂時,他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登山者們為了自拍而互相推擠。峰頂平坦的部分只有兩張乒乓球桌那麼大,但上面擠了大約15到20個人。要想上去,他得在幾千英呎高、冰封多石的山脊上排幾個小時的隊。

關於這項極限運動的狂熱現象,澳洲福音媒體專欄作家麗卡.雅培(Rebecca Abbott)提出她的看法。以下是她的文章:

從五月17日到27日,短短10天,已有11名登山家喪生在尼泊爾南坡聖母峰的登山路線上。但成群結隊充滿盼望的登山家仍然前仆後繼繞過屍體,懷著勢必攻頂的決心,往峰頂挺進。

跨過屍體的行進
網路上瘋傳攝影師埃利亞.薩卡利(Elia Saikaly)刊出的照片──人人跨過死者繼續向前。他寫道:「死亡、殺戮、混亂、排隊。屍體倒在路途上和在第四營區的帳篷裡。我勸說折返未果的人,最後死了;已死的人幸運的則被帶下來;活著繼續行程的,則跨過其他屍體。」

另一位登山家尼姆斯戴(Nimsdai)則貼出一張長長人龍的照片,像是公車站牌前的排隊隊伍,等待著,缺乏氧氣,正在「死亡區」內。「第一階段完成,還有一週要過。我希望人們開始相信並繼續支持,並且#ProjectPossible 能得到我們所需的資助和資金,一張排隊上山的照片居然能得到廣大迴響,真是奇妙。」──2019年5月24日

至於採取無氧攀登的澳洲登山家吉力安‧李(Gilian Lee)因拒絕使用氧氣筒,且不聽從雪巴人(the Sherpa)的忠告折返,所以陷入昏迷,所幸後來獲救。這已是他第四次攻頂失敗。登山前,他在部落格寫下他的終極目標是征服14座超過八千米的高山,並且不補充氧氣或藥物。

追逐夢想散盡錢財  
李形容自己「是個長期追尋夢想的平凡人」,並坦言這次登山「我給自己許多壓力,為了追逐夢想,散盡錢財;但我絕不會補充氧氣……我認為這樣登山就沒有意義了,這是最後一搏!」

李在攀登時,曾在社群媒體上透露環境的險惡,以及自身狀況──他罹患肺炎。所以,到底是什麼催逼這位坎培拉公務員,撇下一切忠告與理性判斷,往自己設下的目標前進?

李並不是唯一有雄心壯志的人,有愈來愈多登山家,企圖攻上世界最高峰。聖母峰此季開放381位登山名額,每人需負擔約台幣311,780元,其他零零總總項目加總,登一次聖母峰平均得超過約台幣200萬元。攀登聖母峰如今成為常見的人生願望清單,許多人視之為團隊合作類運動挑戰,是能夠獲取高成就的方式。

 

攻頂是追求個人榮耀還是神的榮耀?(來源:eliasaikaly的ig)

攻頂是追求個人榮耀還是神的榮耀?(來源:eliasaikaly的ig)

追求天國價值超越世俗目標
像這般的追求,只為了得到最後一句:「我做到了!」值得嗎?想過焦急等待的家人,無助地打聽所愛的人是否倖存的那種感受嗎?從永恆的角度來說,那些投入訓練和追求經驗的時間意義何在?此外,這大筆登山費用其實還可以用來做對他人更有長遠影響力的投資。

如果只是為了追求個人的榮耀,這一趟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此舉不見得會為他人帶來正面影響,反而令其他協助人員陷入生命危險──例如搜救人員得冒險從聖母峰帶呼吸困難的登山者下山。

就一個有信仰的人而言,今年聖母峰攀登季節所發生的不幸事件給人的啟示就是:該謹慎思考我們是如何使用時間、金錢和天賦?以及,我們是否活在追求具有天國價值、超越世俗目標的生活當中?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聖母峰:對榮耀的悲慘追求 為何如此多人渴望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