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方剡旨 

這幾天,「估計」這個詞,在網路上有著不小的聲量。其緣由是一個孩子的聯絡簿上因為鞋子破了洞,遇雨就是濕,所以他寫了這麼一句話:「⋯⋯我的鞋子裡就像細菌的游泳池,所以不換『估計』是不行了。」而孩子的導師在這句話旁邊用紅筆批了句:「別用中國用語比較好」。

我們不知道這篇聯絡簿的內容是誰、又是基於什麼原因給放到網路上的。而一上網後,那就被傳得又快又廣。有網友就挖出民國76年版的遠東國語辭典中「估」的解釋,其第二條就寫著:「大略計算,例:估計」。也就是說,「估計」這個詞,並不是專屬於普通話的用詞,而是在我們中華民國的國語當中,早就存在的一個詞彙。

然若如此,那麼老師的說法,有沒有問題呢?那倒也未必就是錯唷。我們回到遠東國語辭典中的解釋,明顯可以看出,國語中的估計是動詞,是大略「計算」之意。也就是說,如果孩子關於買新鞋的記述中是這樣寫的:「我『估計』新鞋多少得花爸媽2,000元,看來不免要被唸一頓了。」而老師就這個「估計」的用法,還認定是中國用語,那就真是離了大譜。但,孩子本文的用法,那個估計誠然是對岸普通話的用法,怎麼說呢?我們把那句話換個詞,各位看看:「所以不換大概是不行了」,這就清楚了吧。普通話中的估計,基本都是「大概」的意思。「大概」是不定詞或副詞,不是動詞。詞性上就有本質的區別。再舉個例子。A問B:「C幾點會到這兒?」,B答:「估計10點吧!」這不會是B去大略計算了C到達的時間,因為前面沒有主詞「我」,而是根據經驗或C的告知,回答了A一個大約的時間。

但,我們今天倒不是要替老師說什麼,關鍵不在用不用中國用語,關鍵在自信!

ADDY9237
圖片取自:(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賴清德上個月25日在第6波內閣人事公布時,向北京喊話說:「自信面對台灣民選合法政府才是正道」。要人家自信,我們得先有自信吧!然而,在文字使用上,台派很喜歡搞支語(支那用語)這一套,這是哪們子的自信?

網路上有所謂「支語警察」,以自己白癡的認定專找人家在用詞上的麻煩。他們對於用普通話詞彙的我國網友,都會非常偏激的進行「糾正」甚或是攻擊。但,說白了,兩岸都使用中文,語彙的通用本就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你要說我們國語講「品質」,人家普通話講「質量」,所以用質量二字就是「心向祖國」、台灣價值不足,那我們可以看看有多少綠營政客也會這樣用?鄭文燦在吹自己於桃園市長任內對「安家實物銀行計畫」的貢獻時,就說過自己對其做了「創新擴大服務的『質量』」。而以據說是國內使用最廣的普通話詞彙~「視頻」~來說,三立、民視、自由時報就絕對不用這兩個字嗎?更不必說,現在十幾二十歲的這一代,多數在娛樂時,本就會選擇閱聽對岸的內容,「破防」、「走心」、「內卷」,這些詞彙,早就為大家耳熟能詳且廣為運用了。且,所謂的三、民、自這些官媒,在滿滿的台灣價值之下,其供應的各種內容,多得是這些普通話詞彙的使用!

我記得,「吐槽」二字,我中學時期就在使用了。那個時間點,要說「支語」或普通話入侵,基本上毫無可能。但,普通話現在也把「吐槽」用得淋漓盡致。理論上,這兩字就是國語轉普通話的標示之一。當然,那是在台灣於文化輸出上佔盡優勢的年代。所以,關鍵根本不是什麼「中國用語」入侵的問題,要真談入侵,何以「一生懸命」這種日文詞彙就不是問題?關鍵是,我們在文化產業上,能不能再創輝煌,讓自己去影響周邊國家!

除非如中國那般築起網路高牆,否則我們就是會接收到對岸的文化內容。既然台灣以民主、自由自豪,那麼就該有自信的去看待人家與我們的文化互動。什麼低能的支語警察,估計都是只能使用(也就是「支語」)中文的玩意,然後扮演著如對岸國保或沙烏地阿拉伯宗教警察的角色,真正蠢到極點!至於那位老師,還真是別糾葛於中國用語之上,看看同學生動的敘事,怎麼只給人家B+?這,才是我好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