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肖霞客(旅遊達人)
離開Kyauk Taw Gyi佛塔後,叫車前往不遠處的Kuthodaw佛塔,維基百科將它翻成「固都陶寶塔」,但這是從緬文譯成英文,再音譯成中文,有人意譯為「行善大佛塔」,特別來此佛塔乃因它有以729塊大理石板的形式刻有大藏經,為世界上最大的圖書,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被稱為「Maha Lawkamarazein or Kuthodaw Inscription Shrines的石刻,上面刻有對亞洲具有重要宗教和社會意義的全部佛教經典。它記錄了敏東國王召集的第五次大會,這是佛教及其信徒的重大事件」。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證,怎麼能不來親睹此佛塔。
此佛塔也是敏東國王於1857年建造,以作為新皇家城市曼德勒的建築群的一部分。他後來於1871年召開第五次佛教大會,但想通過將大藏經刻在石頭上,為後人留下偉大功德,1860年開始施工,1862年安裝了hti(傘冠),銘文於1868年5月4日向公眾開放。它們在三個區域內整齊排列,第一個區有42個,第二個區成168個,第三個區成519個。在第一個區域的東南角,還有一個是第730塊,這塊石頭記錄了它是如何形成的。每個小寶塔內有洞龕,每個洞龕都有一塊大理石板,兩面刻有大藏經的一頁文字,共1460塊,這是整個上座部佛教的巴利藏經。每塊石板1.07米寬、1.53米高和13厘米厚。每一面都有80到100行緬文圓形銘文,原本用金墨填滿。一個抄寫員用了三天的時間把正反兩面都抄下來,一個石匠一天能寫完16行。每塊石板還有自己的頂形和裝有珍貴的寶石。此外,還有一座大佛塔,塔身在其上的傘冠皆鍍金,高達57m,乃仿照蒲甘的Shwezigon Pagoda(英文維基)。1900年紙本出版此大藏經,共38冊,每冊400頁。
1885年曼德勒被英國吞併後,曼德勒皇宮的城牆成為達弗林堡,軍隊駐紮在曼德勒山周圍的寺院、寺廟和佛塔成為公眾的禁區,緬甸人不再被允許參觀他們的宗教場所。一位收入調查員直接向維多利亞女王上訴,因女王承諾尊重她的臣民所信奉的所有宗教。英國女王在1890年立即下令將英軍撤出宗教區,但此時傘冠已被洗劫一空,多數寶石已遺失。看到此段英國對緬甸宗教場所的破壞,真是痛心疾首,可見殖民帝國對殖民地的掠奪。修復工作於1892年由高級僧侶、皇室成員和前官員組成的委員會認真開始,此世界記憶遺產才漸漸恢復,但已不復當時榮光。直到1968年才全部整理完畢,並經報紙報導佛陀的話語,仍然保存在這裡,而成為虔誠佛教徒、學者和遊客的熱門目的地。
來到此佛塔首先進入一個醒目的拱形多彎的三色大門,外層是紅色、中層是紅色,而內部牆壁與天花板是由亮晶晶的玻璃或陶片以幾何形狀所組成,進入後就可見到在洞龕內擺置石版的群塔,相對於大金塔應稱他們為小佛塔,在Kyauk Taw Gyi內也見到成排的白色小佛塔,在此更為壯觀,分為三區且每排有十個以上,每個小塔上方也裝置傘冠,一點也不馬虎,可見緬甸人對佛教的虔誠,也可見到白色圍牆來分隔區域,可見潔白的整體建築。探頭可見每個小塔內的石板,上面雕有滿滿文字,真不愧是世界上最大的書。在成排的小佛塔間有一排樹木來隔開,有一群婦女衣著整齊的在打掃,可見此地為緬甸人民心目中的聖地。
本以為來到此地只是看這730座小佛塔,回到入口處,可見這邊有擺設金桌與金佛供信眾禮拜。往另一側看到還有一座大金塔及佛寺,被嚇一跳,原來此處還有大佛塔可見。原來此大佛塔是仿造仿照蒲甘的Shwezigon Pagoda所建,兩天後在蒲甘就見到該大金塔。前一天在仰光看了三個及今早看了曼德勒的二個佛寺,雖然其寺名的英文皆是Pagoda(塔),但不是沒看到塔,就是塔並不大,或許應該稱為佛寺更為恰當些。但在此地所見的大金塔,確實是貨真價實的寶塔,也是我在緬甸所遊歷的第六座佛塔或稱佛寺。此塔是在緬甸所見的第一座大金塔,故對其結構仔細端詳,塔身成圓錐形,逐漸往上收尾,頂端會裝上傘冠,塔愈大傘冠愈繁複精緻,且有寶石來裝飾。整個圓錐塔置於四方形的基底平台上,可稱作「下方上圓」式。
且此塔的基底平台有四層,每一層可見龍頭(或是蛇頭)、圓壺、方底圓塔,圓壺上還插有枝葉與傘冠來裝飾,還立有小獅及人物等等。真是值得欣賞,也算是緬甸的特色建築。在塔旁見到一座金身綠頂的三層佛寺,寺前有座大金獅,在仰光所見是石獅,而在此所見為金獅,氣勢非凡。不愧也是敏東王所建的皇家寺院,雖然曾被英軍破壞,但此佛寺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書所形成的730座小塔及有大金塔等建築所組成,難怪是遊客必遊之處,接下來要到離此地不遠,且整座由柚木所建的金色僧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此世界最大圖書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石碑
由此絢麗的金紅白三色大門進入參觀,門的形狀採多彎形
通道兩側牆壁與天花板皆由炫麗的玻璃片以幾何形狀組成
在通道上的牆壁上可見合掌的神像及多種紋飾雕刻
成排的小寶塔每邊就有十幾個,每個有洞龕
每個小寶塔頂端上皆安裝鍍金傘冠
洞龕內的大藏經石刻之一,原為金色字母和邊框,現為紅色
成列的小白塔中間還有成排的大樹,工作人員正在清掃
位於不同區的小寶塔有白色圍牆隔開
側面洞龕可見內部石板,此門右邊有開口怪獸,兩邊有一鴿與鵝
另一角度來看不同排的小白塔及圍牆
清晨的陽光灑落在小寶塔
回到入口通道帳篷,迎面來了一對青春洋溢的緬甸青年
在大金塔前方所供俸的佛像,整個佛座與佛像金光閃閃
見到一座大型大金塔,塔座、塔身、塔頂、傘冠皆是鍍金的
陽光照射下,大金塔紋飾及塔頂與傘冠清晰可見
從大金塔一塔可見有條龍、圓壺、方塔、塔頂成一直線
有兩個圓壺,從壺中長出繁茂的金色枝葉,也有傘冠
從塔側可見兩個圓壺及底座方形塔的造型
圓壺及其上方枝葉與傘冠,其所在平台層見到許多蓮花瓣來裝飾
從另一角度看佛塔,還見到三頭獅子及人物雕像
兩根立柱上站著人鳥,掛著鐘,鐘上有獅子及神像
鐘柱上所站立的人鳥,此人有鳥喙且座於神鳥上
當地人在星花樹下乘涼休息,此樹可散發清香
左邊佛寺,為綠色屋頂,前方有一大金獅
另一座大型的三層簷的佛殿,前方豎有大金獅
屋簷造型,很像站立的鳥,還有波浪及枝葉造型
另一處,相同鳥形、波浪、枝葉,但組合起來卻巧妙不同
另一處佛像,至於黑色簾子內,此簾子是木雕而非黑布
置於小洞龕內的奉水壺,有蓋有屋頂,更為衛生
走出佛塔,每側站著幾位緬甸女孩笑容可掬的合掌來歡送遊客
出了佛塔區,赫見轉角有一處陶製方形佛塔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