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肖霞客(旅遊達人)
在前一篇已介紹過緬甸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接下來本篇介紹緬甸自然歷史與文明發展史。在「自然歷史」展廳裡,有許多化石,距今已有數百萬年歷史,其中包括在上緬甸發現的一種距今4000萬年的類人猿靈長類動物。在此博物館裡,有關自然歷史的展品並不多,只要是展示動物化石骨骼,及常見的頷骨,從牆上圖畫可知緬甸遠古時代水草豐美、樹木水池遍佈,各種動植物在此樂園興盛繁衍。
描述遠古時代的生物世界畫作一
描述遠古時代的生物世界畫作二
遠古時代動物所遺存下來的下頷骨化石
古代動物的各式化石
「史前時代」展廳陳列著帕達林洞穴的複製品,裡面有超過一萬年的石器時代圖紙、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後期的青銅器。帕達林洞穴由兩個相距不遠的石灰岩洞組成,較大的洞穴包含九個洞室及三個巨大的天坑,洞穴內可找到新石器時代的原始鼓器和工具,及古人所繪製的壁畫。只可惜並沒有看到此展品,但仍可見到古人類喪葬,古代石器、玉器,及銅製銅鈴及武器,如茅。根據考古資料,緬甸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英國殖民統治者將緬甸人為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進入伊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緬甸是從中國到印度的陸上貿易路線的一部分,與印度的貿易帶來南印度的佛教。到了西元4世紀,伊洛瓦底江谷的許多人都皈依佛教。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館內還展出驃國時期(1世紀至9世紀)的文物,如陶罐、骨灰盒、許願牌和項鍊,以及考古發掘中發現的文物。
古人類遺骨、安葬形式,頭部擺放各種器物
石器時代的人類生存所製作的各式石器,牆上有大型石器
牆上掛滿各種玉器,內環是圓形,外環有些是不規則形
古緬甸人使用的陶器等,牆上掛有一研磨精緻的石製項鍊
長短不一的古兵器-銅矛
在曼德勒地區古城出土的銅鈴
在一樓有緬甸「金字和書法」展廳以展示緬甸文字/字母在整個歷史上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其他古代和民族文字的展品。中文維基指出緬文主要用來書寫緬甸語。由孟文或驃文改造而成。緬文字母呈圓形,因為緬甸人過去在棕櫚葉上寫字,直筆容易劃破葉片。緬文記錄的是緬甸語歷史上的語音,和現代的語音差別較大。緬文稍加改造後也用來書寫孟語、斯高克倫語、東波克倫語、西波克倫語、克耶語、撣語等緬甸少數民族語言以及德宏傣語(傣繃文)。
在此廳展示現代緬文字母及公元7~9世紀驃國的字母及相關文書,也可見如何在石碑上刻字,木刻文書等。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寫在二張金箔的書信,這是緬甸國王在1754年,透過東印度公司傳給英文喬治二世的書信,希望促進緬甸與東印度公司的交往與友誼,在1823、1852、1885年共發生三次英緬戰爭,這封書信寫在第一次英緬戰爭發生的70年前,可見當時緬甸國王希望能夠與英國東印度公司有更密切的貿易往來,只是百年後緬甸就幾乎被英國占領,令人不勝噓噓。
緬甸目前使用的字母
公元7~9世紀驃國使用的字母
驃國拓碑文,驃國歷史文化是緬甸第一個世界遺產
展示緬甸人如何在石碑上以刻刀來雕刻碑文
一塊大型木碑上的緬甸文
在精美櫥窗展示緬甸書信,字體相當特殊,有如摩斯密碼
緬甸國王在1754年,透過東印度公司寫給英文喬治二世的黃金書信
國王傳達英緬兩國友好書信的英文說明
緬甸人頭像,是國王或緬文字創建者
公元16~17世紀期間,上有捐贈者姓名的磚頭
古代遺留下來的兩塊巨木
在此有一幅緬甸古代歷史朝代,之前在曼德勒與蒲甘可見許多文化遺址,在此將緬甸歷史王朝做個簡介。緬甸雖在一萬年前在伊江就有人類在此生活,但第一個朝代為驃國Pyu,但驃國並非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驃人在上緬甸建立的一系列城邦的統稱。這些城邦中,罕林建立於1世紀,曾一度是最強大城邦。直到大約7世紀至8世紀的時候,其地位才被室利差呾羅取代,遺址位於今日緬甸卑謬縣境內,現在這些文化遺址是緬甸的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
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是蒲甘王朝,由阿努律陀國王於1044年建立,其地位有如中華帝國的秦始皇。以上座部佛教為國教,不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1287年蒙古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朝軍隊大肆入侵(元緬戰爭),而使得蒲甘王朝滅亡。但在蒲甘王朝滅亡後,蒙古人離開伊江流域。蒲甘王朝分裂成若干小王國。敏象王國(1297-1313年)、彬牙王國繼承於敏象王國(1313-1364年)、實皆王國在彬牙王國內亂時從分裂出(1315-1365年)、阿瓦王朝(1364-1555年)、卑謬王國由阿瓦王朝分離出(1482-1542年)、勃固王朝(1287-1531年)、東吁王朝(1531年-1753年)。東吁王朝在1569-1588年占領泰國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第一次亡國)的極盛勢力,此時在位的緬甸英主為莽應龍大帝。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東吁王朝與中國明朝爆發戰爭(明緬戰爭),占領了原屬明朝雲南的大片土地。東吁王朝最終在1752年沒落。
1753年,緬人雍笈牙出現,趕走當時攻佔阿瓦的孟族人,建立大一統的貢榜王朝(1752年-1886年),並在1767-1769年占領泰國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第二次亡國)的極盛勢力,貢榜王朝為緬甸最後的王朝。貢榜王朝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18世紀末(清乾隆帝統治後期),清朝和緬甸因兩國圍繞邊界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而發生一場戰爭(清緬戰爭)。這場戰爭最後以雙方簽訂合約收場。因1782 – 1819年波道帕耶國王因多次企圖入侵泰國,及併吞印度邊界的領土。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至1826年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佔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並成立英屬緬甸管理。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國王明敦曾試圖改革但失敗。1885年,法緬簽訂合作抗英的密約,使英國決心滅緬,英國發動並贏得第三次英緬戰爭。1886年,貢榜王朝滅亡,英國將緬甸納為英屬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中文維基)。
緬甸歷代王朝順序及其國都所在
讀了緬甸歷史,可知緬甸統一王朝從1044年才開始,為北宋仁宗時代,且在元明清與中國有三次戰爭,在元代滅了蒲甘王朝,造成緬甸分裂。在明朝時期,還佔領雲南許多地區,在清朝則沒有輸贏,後來清朝與緬甸衰敗,也就維持現有國界。且緬甸還曾二度佔領泰國,還有能力與英國進行三次戰爭,只可惜後來一系列事件,使曾經強盛的緬甸帝國變成目前的積弱不振。接下來參觀「緬甸文明」展場,當然有許多是蒲甘王朝及佛教文化。以雕像、建築模型及圖畫,及精美的器物來展示其文明進展歷程,敬請各位讀者欣賞。
緬甸文明館的入口
蒲甘王朝最早佛寺的模型,可由四方入口進入
各種玉珮裝飾(1~4世紀)
Pyu國時期的土製珠子與項鍊
手拿杯,與博物館戶外雕塑類似,故是蒲甘王朝創立者阿努律陀
一尊拿古代兵器的雕像
一根四方柱,四面有古代勇士雕像
在波濤海浪中奮力前划的勇士
佛教寺廟群的模型
另一組佛教建築模型,可清楚見其建築結構
另一處建築模型與人物雕像,可見白色建築
蒲甘最偉大的佛寺阿南達佛寺模型
蒲甘最像金字塔的佛寺Dhammayangyi寺的圖畫
蒲甘的佛寺畫,最像Thatbyinnyu佛寺
蒲甘時代將領與士兵的穿著與兵器
皇家馬車的模型,相當華麗精緻
一對男女木雕,是國王與王后
精美的木箱,橘色箱蓋,箱身有精美的銅雕板
古代國王級的雕像
精美的金杯,上方有個腰鼓狀器物
金杯,四周有四獅守衛
左邊兩邊翹起的金盤,用來盛放皇家用檳榔,右邊為金罐
右邊為金瓶,左邊為造型奇特的器物
三種造型不同的燭台?右邊像中國的古代搖錢樹
金瓶,瓶身有花紋裝飾
瓶身有許多花紋的器物
有鱗片紋的金罐
瓶身較簡約的金罐
造型特殊的三爪檯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