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波洛克

你聽過「第三文化小孩」嗎?他們因著成長過程中的跨文化經歷和頻繁搬遷,以致產生了一套獨特的行為舉止和對生活的反應。

誰是「第三文化小孩」?

「第三文化小孩」(Third Culture Kids,簡稱TCK),是兒時在父母文化以外之地,度過一段顯著時間的人。TCK往往和所有的文化建立關係,卻不會完全擁有任何文化。雖然這些文化的一些元素會融入TCK的生活經歷中,但是對TCK而言,歸屬感通常來自和經歷相似的人所建立的關係。

來自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社會學家露絲.希爾.烏西姆(Ruth Hill Useem)被稱為「第三文化小孩之母」,她在1950年代末第一次使用這個詞。當時她和丈夫約翰至印度研究後殖民時代住在那裡的人(美國外交官、宣教士、技術援助人員、商人、教育人員和媒體代表等),以及在職場上的印度人彼此如何互動。烏西姆夫婦稱這兩個社群之間的互動為「第三文化」。

當時露絲.烏西姆對被研究的僑民的子女特別感興趣,她稱這些子女為「第三文化小孩」。最初的定義很簡單,第三文化小孩是:「跟著父母到另一文化生活的人。」

隨著最早烏西姆夫婦稱為「間隙文化」(Interstitial Culture)的概念逐年演化,「第一文化」一詞指的是父母的家鄉或護照國,而「第二文化」指的則是居住地,也就是一家人搬去居住的地方。「第三文化」這個詞,指的就是一種生活型態或方式。

這個生活型態既不像護照國或家鄉的人,也不像居住國當地的居民。這個生活型態和其他經歷相似的人有許多相似之處。

人格特徵──文化變色龍     

● 優勢:優異的適應能力

為了面對頻繁變更的文化,TCK通常會發展出某種程度的文化適應能力,當作最主要的生存工具。TCK一再地用「變色龍」一詞形容他們只需要花一小段時間觀察環境,就可以輕易地轉換語言、交際模式、外觀和文化習俗,並穿戴融入現狀所需的特徵。

他們的舉止往往變得和長期住在當地的人相似到無法看出差別,這讓他們覺得自己被保護,不會因為和他人不同而受到輕視與排斥(以及內心後續的羞恥感)。

文化適應力最開始可能只是生存工具,但是也是相當實用的優勢。根據他們在哪個國家,會議可能準點開始,或是晚一至兩個小時開始;TCK都能相對平靜地調整、適應這樣的生活。一部分是因為TCK搬遷頻繁,所以就連在不常見的情況下,他們也能「且戰且走」。

● 挑戰:欠缺真實的文化平衡

不過,成為文化變色龍是有附帶挑戰的。首先,雖然短期內「變色」的能力會幫助他們融入同儕,但是,變色龍TCK可能無論到哪裡都無法發展完全的文化平衡。從外面看來,他們可能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人,但是內心可能還是那個小心翼翼地觀察者,就如書中第四章形容的「盆栽」──無時無刻稍微疏離人群,一直在檢查自己的表現。

除此之外,TCK身邊的人可能會發現他們的表現在不同場合下會改變,並開始懷疑TCK的一言一行是否值得相信。在他們眼中,TCK看似對任何事情都沒有堅決的信念。

有些TCK不停來回更改行為模式,導致無法從自己經歷的多文化組合中認清自己的價值觀。對他們來說,可能很難決定世界上是否有絕對的事情,是無論自己身在哪個文化都可以依靠的。

到最後,身為文化變色龍的TCK可能扮演了太多角色,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就算他們試著「作自己」,他們也不過是把某個族群的文化變色龍身分改成另一個版本的文化變色龍。

度過搬遷

預備孩子面對跨文化經歷永遠不嫌早。如果孩子不是和父母一起走進世界,很有可能他們會發現世界正朝著他們逼近。

跨文化生活在各種層面上都是很美好的經驗,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有清晰的思考和好的計畫,而不是浪漫冒險的天真想像,經驗會更好。當然,可能有很多預料之外的事情,但是如果已經花了足夠的心思預備,風暴來臨的時候會應對的更好。

父母是健康TCK的穩固根基

經過多年的研究、演練、觀察,我們發現家庭生活的四個核心區塊(父母彼此的關係、父母和孩子的關係、TCK對父母工作的看法、正面的屬靈核心)對發展中的TCK的穩固和安全感有直接的影響。

人生很少在絕佳狀態下運作,即使對此有所認知,也不能作為不追求絕佳狀態的藉口。我們知道一個乾淨、充分潤滑、開足馬力的引擎運作狀態最好;如果其中火星塞運作的不是很有效率,車子還是能跑,但是缺乏效率的影響明顯可見,聲音也不太一樣。

讓孩子經歷跨文化搬遷就表示他們會變成TCK,這表示他們會有很多優勢,也會遇到許多挑戰。

對任何小孩都一樣,始終如一、穩固、有愛的家庭影響力很大。當人生因重大的搬遷,甚至一系列的搬遷而受到震盪的時候,家庭就更加關鍵了。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第三文化小孩 在世界之間成長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