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良榕 圖/黃明堂
因為人太有趣,所以他要「造人」。他設計的仿生機械人,會說話、會演戲,還會主持電視節目。除了栩栩如生的機型,石黑浩也推出簡易型社交機械人,而且預言它們將是未來人手一台的必需品。
美國暢銷書《被科技威脅的未來》(Rise of the Robots)作者、矽谷創業家福特(Martin Ford)接受《天下》採訪時(見一七七頁),提到軟銀在日本上市的社交型機械人(social robot)「Pepper」時,他不以為然地說,「我覺得這不過是個噱頭!」
「日本過度專注在人型機械人,其實像不像人類根本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能完成任務,」他強調。
日本、美國機械人學界長久以來「要像人」、「不要像人」的爭論,在福島核災時達到最高峰。災後第一台鑽進高輻射的核電廠廢墟偵查的,竟是有支超長伸縮手臂的美國機械人——iRobot公司製造的「PackBot」。
大失顏面的日本機械人界,事後也掀起檢討聲浪:日本是不是真的對「人型」過度著迷,虛擲太多時間、資源?
「人型」易被老人、小孩接受
大阪大學教授、智能機械人學研究室(又名石黑研究室)負責人石黑浩,則是「人型」陣營的代表。他成名於十年前的愛知世界博覽會,以一尊栩栩如生,會與觀眾流暢對答、肢體語言豐富的機械美女「Repliee Q1」技驚全場。
「美國人是錯的,」石黑浩接受《天下》電話採訪時,霸氣回應。
他表示,在需要與人類密切互動的社交、服務型機械人領域,眾多研究證明,「人型」有諸多優勢,更容易被老人、小孩接受,「因為人腦有許多功能,是用來辨識人臉的。」
愛知世博之後十年間,石黑浩團隊造出一系列大大小小、有男有女的人型機械人。其中最出名的,是複製石黑浩模樣的一比一等尺寸仿生機械人「Geminoid HI-1」。它和石黑浩一樣身高一七五公分。與本人無異的一頭亂髮,部份是石黑浩提供的真髮。…【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天下雜誌》587期】
延伸閱讀:
1、留守家庭 4段告白 天平兩端的抉擇
2、山寨變正宮 全球科技業笑不出來
3、體驗至上 虛擬實境大軍來襲
4、心碎的台股 九千點天險來了
5、下任總統的艱鉅挑戰:經濟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