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新媒體世代 | What’s Next for New Media

臉書在上個月宣布,美國用戶再過一陣子,就可以透過臉書即時通(Facebook Messenger),直接線上轉帳給朋友。其實「行動支付」領域的大戰,在臉書加入前早已開打,這邊將為大家簡單介紹五種常見的「行動支付」型態,以及一些美國「行動支付」領域戰場上的主要玩家。

1. 行動錢包(mobile wallet)

用戶下載應用程式後,和自己的信用卡或金融卡連結,就可以在實體或線上店面進行消費。對廠商來說,行動錢包幫助他們獲得豐富的顧客消費紀錄,而對顧客而言,行動錢包可以加快結帳的速度,並且線上參與廠商提供的活動(像是集點)。主要公司包括星巴克、漢堡王、Dunkin Donuts、Apple Pay 和 Google Wallet 等。

2. P2P 支付程式(peer-to-peer payment)

這應該是最常見的「行動支付」模式,它改變了原本透過現金和支票付款,或郵局與銀行匯款的形式,讓用戶可以直接透過線上程式付款給另一方(例如轉帳給其他朋友等)。最為大家熟知的應該就是 Paypal 以及 Venmo,而臉書即將加入的也是 P2P 支付戰場。

3. 行動手機限定的支付程式(phone-only payment)

這部分和行動錢包有些類似,主要是讓用戶在實體店面時,能完全透過行動手機來消費。不像前述電子錢包需要透過店家的補充科技(supplementary technology),因此這種支付方式比行動錢包更加快速;對於店家來說,也可以更有效率地收到款項。最常見的店家類型為餐廳和酒吧,像是美國 OpenTable 訂餐 App。

4. 電信帳單代付(carrier billing)

目前電信帳單行動代付,在全球大約有40億美金的交易額。此類交易模式最主要是讓用戶的線上消費金額累積在電信帳單中,用戶不需為每次交易單獨付款,只要在固定時間繳清電信帳單即可。這邊所指的消費大多是線上交易,像是買應用程式、音樂、線上影片或電子書等。譬如,美國電信業者 Verizon 和 Google Play 商店合作,推出電信帳單代付功能。台灣大哥大也在今年二月時宣布和 Google Play 商店合作。

5.(海外)匯款(remittance)

現在多是用於親人和朋友間的海外匯款,讓國際間的金錢支付,不再需要透過電匯或其他傳統方法,而可以改由線上方式直接支付。主要的廠商包括 Western Union 和 Xoom 等。

在新媒體世代,未來還會看到多少商家投入「行動支付」的戰場呢?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Business Insider

本圖/文由「新媒體世代」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短摘] 快速認識美國「行動支付」戰場和重要玩家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想和全球歷史上重要女性來場線上約會?Google Field Trip 推出「地圖上的女性足跡」
你想住在車庫大的微型房子裡嗎?
動能瓷磚將在法國被大量採用
可清除725萬噸塑料的海洋清理器
臉書移除粉絲專頁「假讚」:過去一個月已有 20 萬個專頁收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