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陝紅宇

每個人都有看電影的經歷,那觀影時該帶著何種視角去欣賞每一幅畫面?看完後又該如何去評判它的質量與水準?一部電影真正動人的地方又是什麼?這幾個問題就像是程序更新提醒,每當你打開一部新電影,它們就會立馬跳出來,以逼人的形象在腦海中循環播放,強迫你做出回答。直到最近一口氣看完了兩部片子【To Walk the Clouds】和【重訪狼群】,這些問題似乎才有了相對滿意的答案。
【To Walk the Clouds】電影截圖

OKU27

OKU28
【重訪狼群】電影海報

首先,這兩部片子的共同點是取材於真實故事。《To Walk the Clouds》講的是一位走鋼絲的人通過自己和同伴的努力在紐約世貿雙子大廈成功走鋼絲的故事,整部影片根據法國雜技藝術家菲利普·帕特的個人自傳改編,用好萊塢的敘述語言與包裝風格,製作堪稱完美。另一部片子《返回狼群》講的是一位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撫養大一隻野生小狼並成功把它送回狼群的故事,這是一部充滿藝術美的紀錄片。電影中所呈現出人與狼之間的生命相吸、靈魂伴侶之間的相關扶持以及一顆未被沾染塵土的純淨心靈,這些情節都會在不經意間令人淚眼婆娑。

另外,這兩部片子的區別也是商業片與紀錄片的核心所在。第一部電影中的華麗特效、緊張的音樂都會調動起觀眾的所有感官,但它的扣人心弦更多來自於導演與編劇的精心策劃,缺乏第一視角(雜技藝術家菲利普·帕特)的深度參與。《重返狼群》的素材全部來源於生活,沒有特效的撐場,有的只是用一種藝術化的視聽語言去慢慢講述事件的真實、簡單與純粹,這份獨一無二的美,總是能夠喚醒人性中柔軟的那一面,這也是紀錄片的靈魂所在,也是好電影的精髓所在。如果沒有第二部電影的出現,第一部電影也可以稱作優秀,但對比之下方顯高低。

記得電影《重返狼群》中有這樣一句台詞:「格林(小狼的名字)是狼中之人,我們也已經成了人中之狼。」格林自小與人類生活在一起,甚至有時候會發出狗叫聲,忘記自己的天性。兩位主角不忍看到此局面,離開城市生活,相偕前往若爾蓋草原(位於四川西部),在狼群聚集地附近搭起簡易房子,過著生火打獵融雪取水的日子,只是為了在冬天能夠讓狼群重新接納格林,讓它成為一隻真正的狼。

從做出撫養小狼的決定,到一直堅持讓它返回狼群,這段經歷中兩位主人公需要克服來自生理、心理、現實、情感等多重困難,他們表現出的勇氣、信念與執著,女主身上的純淨與母愛,男主對妻子的理解與支持,共同編織成一曲舒緩與激昂並存的交響曲。

電影的核心在於喚起觀眾的情感,畫面的精美只是它的優雅外衣,音樂、特效是佐料,最動人的依舊是內心的真實所迸發出的力量。其實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只是普通一員,類似於你我他,但他們用行動去告訴你生活中有人會堅守這些美好,他們身上所散髮出來的魅力在支撐著你的信念,這種情感共鳴對於電影而言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