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魏孫鴻 Photo Credit: mojzagrebinfo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最近,太座大人看我常盯著YouTube狂笑,非常不解;一日,終於按耐不住,問我:「你在看什麼?怎麼一直笑?」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我,很「悲哀」地跟她報告說:「我在看歡樂喜劇人啊!」是的,我很悲哀地笑著!

咱們先打住,不談歡樂喜劇人,說說連環泡吧!1986年3月24日開播在華視開播的連環泡,以短劇的形式,插科打諢、說學逗唱,將當時已經開始富裕的台灣社會現象,以短劇的形式搬上電視螢幕,而紅遍大街小巷。這個節目,從製作人、編劇、主持人到演員,把名單一字排開,可以說就是台灣、乃至於華人娛樂業上個世紀末的基石!葛福鴻、王偉忠、薛聖棻、侯文燕、柴智屏、張小燕、李國修、胡瓜、澎恰恰、方芳、許效舜…等,無一不是表演、娛樂業的柱石。那樣的短劇綜藝型態,在台灣有錢到要講「富而好禮」的時間點,在舞台上發光發熱,也為這個社會培養出一代人才。

時間點很重要,一個社會能夠普遍地接受這種以逗樂為目的的表演型態,那麼必然是一個生活富裕、經濟發達的社會。而許多社會當中的現象、關懷,也能夠過這種型態的表演,去讓觀眾在金錢追逐之外反思自己的生活。台灣,在連環泡的年代,享受著那樣的美好!

但,現在呢?

歡樂喜劇人是大陸東方衛視去年起開播的一個喜劇競演節目,它讓大陸與臺、港各地的喜劇演員,在台上以真人實境的方式去競爭。大陸各衛視也不乏類似的節目,我會看到歡樂喜劇人,也就是在網上搜尋的巧合。但看這節目,我的感觸非常深。

一則是因為上得了台的演員,都是這個時代大陸算得上一咖的喜劇角兒,而這些已經能站穩舞台的人,在那樣的舞台上,套句他們最常講的話:「搞笑我們是認真的」,更真實地說,某個程度他們是拼命的。這種認真,抱歉,台灣瞧不見了。這節目已經玩了兩季,台灣每季都有藝人在一開始就參賽。第一期是九孔,第二期是唐從聖。這兩位,都是台灣中生代的代表了,但整體的表現真的是輸人。我講的,是整體。

孔哥與從哥二位的底,都有一定的水準,但整體的搭配,包括道具、服裝,尤其是最重要的編劇,直白的講,真是一比就下去。當然,大陸上去的演員,也有爛哏、鳥戲、不上算的時候;也當然,因為地域、環境、乃至於方言的差異,對笑點的認知也不同,譬如香港喜劇教父詹瑞文一上那舞台反應就是不理想。但,不可諱言,大陸本地團隊的實力、用心度與拼勁,觀眾即便如我,都能深切感受到他們打從骨子裡的認真。

第二,則是深度的問題。能上台,無論老中青,都是在大市場中拼死拼活而能成一咖的人物。這種磨出來的深度,我們今天在台灣年輕一代的藝人身上,已經很難見到了。這不是說台灣的年輕藝人都不好、都沒吃苦,不是!但現實是,我們的市場小、池子淺,再加上社會氛圍,已經難以養出底醞厚的人才來了。再者,對於傳統的曲藝、功夫,台灣更是在政治錯亂當中,丟得一塌糊塗。然而,我們可以想想,當年李國修、李立群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何等經典?今天,還有幾個人可以做到那樣?尚具些許市場的相聲都如此了,那國劇、其他曲藝呢?都沒有了,硬底子也就消失了,那表演哪來的看頭?

最後,就是市場。台灣在政治人物的惡搞下,依舊把大陸定格等同連環泡開演前的台灣。但,事實上是這樣嗎?台灣兩千多萬人,在富裕起來之後的動能,我這代人都體驗過;那麼十五億人在社會有錢之後,會是什麼樣的景況?單單一個舞台的呈現,就清楚的說明了,當我們在硬實力比不過人家所以大談所謂軟實力時,事實上軟實力也已經被拉大了距離。

過去可以引領華人娛樂事業的台灣,如今要拿什麼跟人家在市場中拼比?人家舞台的效果、創意與巧思,看過之後要怎麼聲稱我們還有軟實力上的優勢?而這正是市場的威力。一個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市場,能夠在各方面帶動的能量及後續的發展,絕對不是只看人家的反面就可以忽略掉的。

因為特意的政治操作,台灣有哪麼一個部分逢「中」必反,即便事實已經證明這是個錯誤,且正在讓部分的人民求生無門了,但這二十餘年來還是緊緊地困著台灣。如果政客還有時間笑人家是所謂的「藍八奴」,我想,他應該花點時間看看歡樂喜劇人!人家今天是什麼樣兒,一齣齣小品透露得很清楚。那不是看船堅炮利、不是瞧基礎建設、更不是看錢有多少,當可透過短劇理解一下人家那社會已經到了什麼樣的境地,去想想那兒是不是還是你埋著頭就可不當一回事兒的地方?

差距被拉開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被拉開後還要感覺到的人別在意,甚至羞辱感覺得到的自己人!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