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追蹤》加工肉品被列致癌物 Photo Credit: cegoh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蔣昇甫(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將熱狗、香腸、火腿和漢堡等加工肉品,列為與香菸和石綿同級的第一級致癌物,可能引發大腸直腸癌,紅肉則被列為第二級A類(2A類)致癌物。消息一出,引爆震撼!但生活中的致癌物可不只這些!

在醫院工作常被人問起:為何我會得到大腸癌?我的生活都很正常啊!又或者說:我還這麼年輕,也沒吃甚麼不該吃的東西,怎麼會得到癌症?這些問題其實沒有簡單又單一的答案。除了少數遺傳性的癌症外,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癌症的成因應該是:多基因參與、多因素影響、多步驟致癌,同時還需考慮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乳癌肺癌大腸癌逐年攀升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大腸直腸癌在近幾年來,已經成為每年新個案數最多的癌症,在台灣每年約增加一萬六千例新病例(民國101年,16,488人),且一年中有超過5000人死於大腸直腸癌。另外兩種發生率較高的癌症為女性乳癌(民國101年,12,501人),以及肺癌(民國101年,11,713人)。

其中,乳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家族史、吸菸、酒精、較少哺餵母乳、肥胖、某些避孕藥及荷爾蒙、高油脂飲食、不健康的生活型態、輻射等;肺炎的危險因子則有:吸菸、石棉、懸浮粒子、輻射、氡氣、年齡、慢性肺部疾病、遺傳因素等。而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則包含:高油脂低纖維飲食、吸菸、酒精、家族史、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發炎性腸道疾病、年齡等,這當中似乎存在著某些關聯性。

值得注意的是,回顧近卅餘年來台灣癌症發生率的變化,似乎以民國95年為分水嶺,在這之前,胃癌的發生率高居所有癌症的首位(約每十萬人中有30例),以後逐漸下降,至民國101年每十萬人中11.25例;而自民國95年前後,乳癌、大腸癌、肺炎、肝癌即逐漸超越胃癌,且發生率逐年攀升。

早期大多數癌症(除胃癌以外)的發生率,皆在每十萬人30例以下,至民國101年,乳癌、大腸癌、肺炎、肝癌的發生率分別已達:每十萬人中,78.32、49.68、35.06、35.03例,這樣的變化十分驚人!整體而言,癌症的發生率增加,同時排序也發生變化,或許可以用環境變遷與生活型態改變來解釋。

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
以生活型態而言,久坐式生活型態約增加大腸癌至1.28倍的相對風險(relative risk),且每多兩小時坐著看電視的時間,會增加8%的風險,當然,這也可以用缺乏體能活動解釋其關聯。

另外,高油脂的飲食也會增加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這個觀點來自於:種族與地域的流行病學研究,大規模的觀察型研究,以及動物實驗。可能的機轉包括:肥胖者吃進較多的致癌物、缺乏運動所帶來的保護作用、較多的脂肪組織釋放致癌因子、胰島素抗藥性所導致等。

在近廿年來,有許多學者注意到糖尿病與大腸癌的關聯,糖尿病病人罹患大腸癌的相對風險仍略高於一般人,約為1.38倍。可能的機轉,與胰島素及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對於細胞生長的刺激作用有關。

高溫燒烤肉類增加致癌風險
雖然遺傳與大腸癌也有密切的關係,但是有家族史的病人只佔所有大腸直腸癌的20~25%,其中研究最多的是HNPCC(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直腸癌)與FAP(家族性腺性息肉症)。

根據研究,若有一位一等親罹患大腸癌,則相對風險增為2.25倍;若有兩位一等親罹患大腸癌,則提高為4.25倍;且親屬得到大腸癌的年齡較輕者,會再增加風險。

飲食與添加物的型態也跟大腸癌風險有關係,最知名的莫過於紅肉、Heterocyclic amine (HCA,多環胺類)及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 環芳香烴)。紅肉的主要健康風險應該是來自於飽和脂肪、膽固醇、加工(較易含有高鹽及致癌添加物)。根據許多回溯型研究,一週吃四份以上的紅肉,大腸癌相對風險約為1.1~1.3倍。

而多環胺類已被證明對人體是有致癌性與致突變性的化合物,常來自於高溫處理的肉類,也有學者認為它是前驅致癌物,在體內代謝後,轉換成更具活性的致癌物。

另外,環芳香烴也會增加風險,其化學結構式超過100多種,主要是由含碳燃料例如木碳、油脂和菸草的不完全燃燒所產生,也存在於烤焦的肉類中,它會破壞體內的遺傳物質,引發癌細胞增長。另外,酒精會改變葉酸吸收,或影響DNA甲基化,而吸菸會造成DNA複製錯誤,甚至直接影響DNA的修復機制,這些都會增加風險。

其實大多數的危險因子,似乎都離不開工業化、都市化、商業化的生活型態,且彼此之間都存在著一些關聯,研究上很難釐清單一因素效應,較有可能為交互影響,或者同時發生,例如缺乏運動習慣,常伴隨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多注意這些危險因子,是可以降低罹癌風險。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生活中暗藏的大腸直腸癌危險因子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