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文清

「手足爭執」一直是令許多家長頭疼的教養問題之一,研究顯示,3~7歲孩童發生手足爭執的頻率,是1小時約3~4次;2~4歲幼童更是每10分鐘就會發生1次,由此可知,手足衝突是正常的居家行為表現。

那麼,家長該如何化解手足衝突呢?在處理手足爭執之前,您要先確認您是否有目睹整起事件的發生經過,同時,您也要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執行正確的處理策略。

遇到手足爭執時.您不能做3件事

遇到手足爭執時,切記不要急著做這些事:

1.不明就理即開始責罵

由於您不在現場,根本無全盤了解事件的始末,若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只因看見當下的混亂,而出現不明就理的責罵,只會讓整個事件雪上加霜,加劇孩子已經點燃的戰火,衍生不必要的對立行為。

2.急著調節就要求一方妥協

由於您不是當事者,根本無法理解受委屈那一方的感受,若您無法耐著性子,只是想要盡速解決當下的爭執,硬是要求某一方做出退讓或分享,那只是解決表面的問題,忽略了長期的影響,讓手足之間種下怨恨對方的想法。

3.靜待孩子自行處理

由於孩子的心智發展尚未成熟,很難完美解決發生的衝突,所以您要在適當的時機介入,教導孩子如何因應,而不是認為這是孩子之間的戰爭,就任由孩子自行處理,假若孩子解決的方式不適當,只會造成手足之間更多的嫌隙。

Asian mother playing with two kids in bedroom at home. mom parenting son and daughter. sister brother learning lesson together. happy family living insurance. quarantine during Coronavirus or Covid-19

遇到不在場的手足爭執.您能這麼做

當大人遇到不在場的手足爭執時,您能這麼處理:

耐心傾聽.不多加評論

透過傾聽,能先了解雙方的想法,不過,記得在傾聽過程中不要給予否定,也不要做出偏頗其中一方的意圖與舉動,單純聽完手足的想法、抱怨與訴求。

給予中立又具有肯定的回應

聽完雙方的想法之後,您可以給予簡單、中立,又具有肯定的回應,例如:「好,我知道」、「好,我了解」等等,讓手足都能感受到您的關心。

適時轉移焦點.重新建立秩序感

當下可以試著將自己拉入戰局,轉移雙方的焦點,例如:我也想要加入,你們能教我怎麼玩嗎?運用類似分享的策略,實際上是將主導權暫時收回來,幫助孩子重新建立秩序感。

指派共同任務.修補與維持手足關係

為了避免衝突造成手足之間的矛盾、對立與嫌隙,就從手足合作開始,給予指派性的共同任務,讓雙方因共識而凝聚,當共同目標完成後,手足之間的信任關係就可以被維持與修補。

適當給予建議及引導.提升手足關係

手足合作過程更有賴於大人適時提供建議與引導,讓手足學習共同解決問題的機會,大人也要適度給予肯定與讚美,讓手足體驗合作所帶來的喜悅與成就,在成功經驗的帶領下,逐步提升手足之間的關係。

觀察並找尋線索.解決未完的衝突問題

衝突不會只發生一次,既然這一次沒看見,就等下一次,同樣的事件一定會再發生,到時再好好處理都還來得及,千萬不要在未知的前提下就貿然處理,這樣很容易發生誤判的結果。

※原文刊載於2022年11月號《媽媽寶寶》429期。

※原文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5186

※延伸閱讀

父母偏心容易造成手足的隔閡,專家傳授7原則,讓孩子感受你的愛一樣多

手足吵架怎麼解?爸媽應先了解狀況,再技巧性處理!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