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作者:  論壇報副刊 

◎周素蓮(屏東靈糧堂執行牧師)

「我爸已經92歲高齡,仍然很健康,生活都還能自理呢!」這是我逢人談起父親,就不得不誇耀的話。然而三月15日,我如常的帶領教會早上禱告會,兒子卻突然出現在我眼前,告知外公剛離世。我立刻與女兒開車衝回岡山娘家。

回到家中,我跪在父親面前,看見他安詳的睡著了,我伏在他胸懷裡痛哭,哭出我的愧疚與悲傷。這時,我卻聽見天父說:「傻女兒,爸爸在我這兒啊!別哭!」我收拾起眼淚,由天父而來的平安深深湧入我心中……。

渴望父愛卻與父親疏離

我是父親六個孩子中的老二,是父親四個女兒中的二女兒。父親也受當時文化傳統的影響,重男輕女,我並不是他預期的性別與時間而生出的。
父親的家庭背景十分複雜,他少小離家,跟著國民政府遷居來台。因著原生家庭,使父親沒有機會學習家庭關係的經營,加上身為警察,工作時間長又有機動性,與家人關係的維繫更加艱難。

幼時,我家與父親工作的派出所相連,看著父親抓壞人,護衛家鄉鄰里的治安,鄉民還會回饋自種的蔬果,「我爸爸是警察,抓壞人,保護好人。」打從心中有一份安穩與驕傲。

但父親因著工作繁忙,加上孩子一個個出生,我沒有爸爸的擁抱與獨處,生活中只有媽媽與姊弟妹,媽媽成為家裡的中心。但小女孩心中總有一種渴望,父親能騎著腳踏車載她去看看戲或逛逛街。這樣的期待日後影響著婚姻中的我,我常渴望丈夫的陪伴,他在身邊,我才有安全感。

父親偶爾回來,常是警官全副武裝的配備,腰際有槍並帶著大型B.B.CALL,在小少女眼中:父親是威武的,卻也是令人畏懼的。父親因工作上的高度壓力,回來常會跟母親產生口角,形成我心裡很大的衝突與矛盾,一方面既期待父親回來,另一方面又怕他回來後,平靜的家像被颱風掃過。

在這階段是我自我形象與價值觀的建構期,但每次我向父親詢問意見,他的答案一定是「找你媽」。這讓我在婚姻中,不自覺地從母親角色學習成為自主性很高、主導性很強的女性。往後,從覺察到漸漸學會放手、信任丈夫做決定,實在是一段痛苦的學習旅程。

過往種種造成父女關係的疏離,彼此常不知如何相處,並在成長過程,不斷想用外在成就與表現,來證明女兒也可以是優秀的。進入婚姻,也因為與父親關係的未處理,經營起夫妻關係備感艱辛。

直到我信主、投入教會生活,開始接受許多「天父的愛」的信息與課程,才慢慢啟動一段段處理與父親關係的旅程,經歷了彼此的饒恕、醫治、和解、重建、享受與自由,這是天父愛的介入與引導,才帶出來的果實。
parent holds the hand of a small child

展開心靈重建的旅程

1.覺察需要。因牧養別人與教會肢體的親密互動,別人生命的光景似乎成為鏡子,可以照鏡學習。我發現到自己無法與父親建立親密關係,也無法用言語表達情感,常用理性的想法掩飾感情的需要與脆弱,與人的關係容易停留在表面問安。與天父的關係似乎也有一層看不見的膜擋住,但內心深處是極不滿足的。

2.辨認問題。我開始覺察成長過程,我不自覺接收母親或媒體對男性的形象看法,對父親有許多苦毒的論斷與不接納,而我正在接收苦毒論斷的果子,無形的枷鎖使我在關係上不自由與害怕。我用強勢掌控來遮掩心裡的害怕,過度工作與完美主義使我備受壓力。

3.選擇饒恕。在課程與輔導的協助下,我開始正視問題,把我兒時對父親的失望,向天父訴說,並定意選擇饒恕。經歷醫治後,為了證實自己已經饒恕父親,有一年過年,我決定寫一封信,把內心封存許久,未曾對父親說過的心裡話,在聖靈的引導下一一寫出來。經歷聖靈超自然的引導,使我想起許多父親曾對我做過的好事;當人心中有苦時,是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對方為你所做美善的事。

吃完年夜飯,在聖靈的催逼下,我第一次跪在父親面前,向父親認罪,也將那封信交給父親。父親當下有些錯愕,但他願意饒恕我,並且扶起我來。那晚,那塊壓在我心中的沉重大石頭終於落下,我頓時輕鬆無比,得享真正自由。

4.修復和好。我開始主動找父親單獨吃飯和聊天,過去無法與父親獨處一室的不安已消失不見。那年過年假期,我請求父親帶我回出生地嘉義,父親開始向我訴說我小時候的光景。我以為他不會記得我的事,父親卻能如數家珍的講述我兒時的特質與個性。

我開始學習做父親真正的女兒,我會扶著他過馬路,似乎想把小時候他牽我過馬路的感覺找回來;我帶父親搭郵輪玩沖繩,因為小時候我好期待父親帶我去玩;我讓父親帶我們回他的大陸家鄉尋根,那趟旅程是更深的醫治,也從心認識探索父親的原生家庭,認知他為何會成為這樣特質的人。

我從女兒的視角,重新認識父親的獨特性與內心世界,這使我和丈夫的關係也自然得到突破,我可以自在的向他表達我的情感需要,當他未必能滿足我的心理需求時,也能快速作健康的轉移,不落入哀怨的冷戰與負向思維中。

學習做父親真正的女兒

5.新視角看父親。母親於13年前因血癌過世,我在處理母親罹癌辭世那一段的失落與走出悲傷就快很多。母親在患病的四個月中,我帶著她作生命關係的處理,她也經歷了饒恕與醫治,並在多次守聖餐得力量與安慰,最後在平靜安穩中見主面。母親最後的話語是「有平安與喜樂的」。

寫到最後,從一個女兒的新視角來看父親,我的父親是一個非常獨立堅強、感情內斂的典型華人父親。他盡心盡力在工作上負責任,豁達樂觀的面對人生各種苦難,在苦中學習自樂。努力保持身體健康,飲食和生活作息超有規律,是一個不麻煩人的老人家。每次去看望他,他會趕我們回家,因他的作息規律,是不能亂掉的。

他保持人脈互動,不孤立自己,看電視、作筆記、去中國服事教會,現學現賣,看書報、摘要、剪報、蒐集資料,將和兒女與孫輩的旅遊活動照片一一整理保存,書房中堆疊最多的就是與家人互動的照片。他的愛不是用言辭表達,而是在相片的珍藏中,看見他對家人的愛與珍視。他把遺囑早早寫好,已作好交代,連走都不麻煩家人,瀟灑地就連再見都沒說,就回天家了。

親愛的爸爸,我真的以您為榮,每次您有機會來到我們牧養的教會,我都會公開尊榮您,看您開懷的笑呵呵,我知道您配得。您孓然一身來台,離世時您的後代已經二、三十位了,您真的實踐了聖經裡所說的「生養眾多」,您生命的影響力必將無止境的延續下去。爸爸,您已回到天父的家,我們以後主裡再相會!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父女關係醫治到和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