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康健雜誌212期 作者/王暄茹 圖片/林后駿
震驚、恐慌、憤怒、無奈、厭煩到麻痺。
過去兩年,台灣人徹底對食安失去信心。
因為面對接不完的客訴、退貨,甚至砸店,販售食品的賣場也聞食安色變。
究竟,台灣人要見證美食王國的崩壞還是振興?
自7月起連續3個月,《康健》和你一起從生產、通路到消費,徹底總體檢,找出每個環節最核心的問題,才能夠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為食安找解答,就從你我做起,別讓食安敗在自家廚房。
2011年塑化劑事件,波及全台2千3百萬人。運動飲料、果醬、果汁、果凍、益生菌、維他命、鈣片、酵素、感冒糖漿、蜆錠……一一淪陷,「台灣製造」的名聲掃地。
2013年毒澱粉事件的衝擊更甚,順丁烯二酸澱粉的影響層面擴及黑輪、粉圓、板條、米粉、肉圓、太白粉等各種主食及烹飪材料。許多知名食品大廠折損商譽,食品出口受阻,台灣「小吃王國」的美譽蒙羞。
同年,大統長基將橄欖油摻混葵花油及棉籽油,並違法添加銅葉綠素調色。
2014年頂新劣質油品事件爆發,消費者的恐慌、無奈無處傾洩,憤而抵制頂新旗下的品牌商品,形成「滅頂」行動。
其間,還有英國藍玫瑰花茶含劇毒農藥DDT、鼎王以雞湯塊調製湯頭卻宣稱天然食材熬煮、過期粽子重新打印有效期限再販售、熱狗使用工業級亞硝酸鹽,及各種防腐劑和漂白劑過量添加等事件。
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民眾從震驚、恐慌、憤怒、無奈、厭煩到麻痺,徹底失去對食品產業的信心。不只消費者擔憂,販售食品的賣場、門市通路也聞食安色變。他們得面對接不完的客訴、退貨,甚至有非理性的消費者砸店、怒摔商品。
對於食安這個民眾最重視的議題,2016總統大選各黨皆提出食安對策,企圖說服選民,自己才能終結台灣食安問題。
放眼全球,歐美各國也都面臨不同類型的食安問題。因為近年來食品安全的領域已從傳統的微生物風險危害、違法添加物,擴大至摻偽、假冒等食品犯罪。
即使並非每一件都有害健康,但確實違反道德誠信,如國外有以馬肉混充牛肉、橄欖油產地和分級造假、假葡萄酒;國內則有頂新以飼料油精煉豬油、大統長基以低價油添加銅葉綠素摻混橄欖油、英國藍含劇毒農藥的玫瑰花茶竟是供應商以伊朗茶冒充德國茶等食品詐欺事件。
全球各國無不為了食品安全事件從各階段防堵。源頭管理為當前食品安全控制的主要趨勢,在事前預防控制,總比在事後處理懲處好。
食安靠的是管理而非檢驗
義美食品從1984年開始自主檢驗,但總經理高志明卻最反對食品檢驗,他曾多次表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光靠檢驗沒有用,甚至表示人吃的食物都得檢驗,是人類的悲哀。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所長廖啟成也曾在一場食安講座中指出,「食安是靠管理和製造,而非檢驗。」
例如,美國面臨每年約有六分之一的人口因食品污染致病,因而在2011年催生了《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SMA)》即著重食品安全的預防管理。包括美國國內食品廠及國外輸美產品的業者,都必須建立食品安全計劃,供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派員稽查,確保產製流程不受污染、符合法規。對於高風險的食品加工製造業者,FDA至少每5年稽核一次;非高風險食品業者則是7年稽核一次。
美國身為全球最大食物出口國,仍對進口食品採取極嚴格把關。FSMA法案簽署當年,FDA即針對600家進口食品廠商進行現場稽核,目標稽核家數需逐年倍增。
南僑集團就曾在2013年接受FDA稽核。南僑油脂/冷凍麵糰事業部營運長戴淑文表示,FDA人員重視細節且嚴格,從抽取核對生產紀錄,到生產線流程、原物料倉儲等都一一查核。
FSMA法案也同時要求食品進口商擔負起第一線把關責任。對於高風險食品,FDA可要求進口商提出第三方驗證機構的證明,確認食品安全無虞。若廠商不符標準或拒絕接受稽核,FDA可拒絕其產品輸入美國。
防堵食品犯罪,立法、偵查、鑑識全上場
除了重視管理在源頭做好把關,因應摻偽、假冒等食品詐欺犯罪事件,各國也有實際行動。
英國食品標準局(FSA)成立國家食品犯罪調查小組(National Food Crime Unit),防堵食品詐欺等危害消費者安全及權益的違法事件。義大利則成立具有警察權的食品衛生警察(NAS),部署上千名人力,負責突擊檢查及偵查食品犯罪,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康照洲說。
台灣立法機構則朝向訂定「食品身分標準」,讓摻偽假冒等食品詐欺事件有法可罰。立法委員吳焜裕正積極與專家商討研訂「食品身分標準」。
以頂新油品事件為例,若豬油的標準是由豬組織榨出的油,飼料油、回收油精煉的油品便不能稱豬油。食品有身分標準,未來食品詐欺事件的認定才有標準可循,並能以食品詐欺處分。
在外部的法令規範外,食品產業鏈中,從最上游的生產、製造、販賣到最底層的消費者,每一層、每個角色都有一份責任。
《康健》自7月起將帶你從自家廚房、賣場超市到食品製造廠,檢視食物產製、銷售到吃下肚各階段的食安風險。
安心飲食――進行廚房大體檢
從自己做起,作為食安最後一關的把關者。
為避免吃到問題食品,有辦法自煮的人回家開伙,但在家中自煮是否百分之百安全?在廚房料理的學問中,從電鍋、微波爐到最近流行的鑄鐵鍋、蒸汽水波烤爐、氣炸鍋等各式廚房家電怎麼用才安全?不鏽鋼、琺瑯等各種材質的鍋具,該怎麼挑選?如何買到安心無毒、無藥物殘留的蔬菜、肉品、水產、蛋?只要家中有廚房的人,都該先替自家廚房進行大體檢…【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12期】
延伸閱讀:
「食」在會挑/雞蛋選粗殼還細殼?
「食」在保養/微波爐原來這樣用!
「食」在懂用/包著銅鍋外衣的鋁鍋,別拿來煮泡菜拉麵
含糖飲料的真相,別被「微糖」給騙了!
「水果水」排毒又減肥,真的嗎?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