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怡廷

「我吃進嘴裡的是好食物嗎?」在食安問題連環爆的震盪下,原本是愉悅的味蕾饗宴,卻開始讓台灣民眾擔憂。

當民眾走進市場或商店,面對眾多食品,不免浮現有毒、過期的疑慮,並對「如何選擇食物」,感到手足無措。

這不只是台灣僅有的現象。日本食安專家磯部晶策,在《你吃的食品怎麼來?》書中指出,工業技術發展讓大量生產食品、使用食品添加物的時代來臨,且部份企業為追求利潤、忽視食品品質的現象普遍。日本也曾因此多次爆發食安事件,在長期的消費者運動、相關法規調整後,漸往追求食品品質之路邁進。

但他強調,面對食安議題,民眾不能只在危機後才行動,平時便應主動、有意識地「選擇」,這將影響製造商及通路商,如何產製、販售食品,是建構食品品質的重要一步。

他以「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解釋,「只要消費者每個人都能在這些惡質食品冒出之前,積極排斥偽劣食品,就比較容易取得優質的食品。」

這本磯部晶策在一九七七年出版的書,提供民眾面對食品時該具備的觀念,近四十年來,已再版二十八次。對歷經多次食安風暴的台灣來說,也是經典。

現任立委的台大公衛學院教授吳焜裕指出,書中所建構的食安文化值得台灣借鏡。今年《天下雜誌》發行中文版,以下為重點摘錄:

消費者在選擇食品時,若能以基礎知識為根基,將購買原則掌握在手中,就能由商品販售對象的立場,轉變為以自己的意識選擇商品的立場,同時,也能重新讓製造商和通路業者明白,食品品質和銷量有正向關係。運用下列六項重要原則,也許在購買優良食品時可以派上用場。

一、不追求滿分的食品

看過食品添加物相關書籍,也聽過不少食品品質的相關傳聞後,往往會想要追求能完全放心的商品。

但現今要找到這種滿分商品,是不可能的。只要從市售商品中,選擇稍微好一點的即可,就算僅改良一個小地方也好,先選擇那個商品,然後再慢慢提高標準。

這會帶給製作優良食品的廠商,一些支持和鼓勵。

二、直接向製造商提出意見

向零售商店陳述關於食品的品質,有其必要。但也要直接透過電話或信件,將意見傳給製造商知道。

製造商回應消費者意見的方式,會出現在經營方針上,不僅檢討了該商品的品質,還能預測商品將來的變化。

我們也能從中看到廠商各種回應方式,除了獻殷勤的態度、或面對抱怨只想補償了事的態度,也有誠心解釋和回應的態度。

【延伸閱讀】

1、抓住繁星給的機會 我要改變人生
2、七分之一的力量 顛覆「一試定終身」
3、三大管道 讓一銀ATM受駭
4、推中國電影升級 賈樟柯走上創業路
5、死亡車禍後 特斯拉的蘋果時刻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