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晴萱

尋找海外工作如何踏出第一步?申請的履歷表又該如何寫?3位海外工作專家教你最適用的4大守則,讓你從容赴外上任。

當你決定到海外工作,會事先做好哪些準備功課?整體而言,求職管道有哪些?履歷表怎麼寫?薪資福利如何談?海外工作所得又是如何課稅?是海外工作者最常碰到的問題。

為解決疑惑,本刊特地採訪四位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海外工作專家─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廖哲莉、經緯智庫公司副總經理林知明、mit.Jobs跨境求職網站創辦人林昶聿、破冰專業形象塑造(IPIB)行銷總監秦浤傑,透過他們的專業建議擬出4大QA守則,讓人人能夠從容赴外上任。

Q1海外求職管道有哪些?
LinkedIn、mit.Jobs網站都很夯

有意尋求海外工作的人,最常遇到的困難是,不知可以透過哪些管道尋找工作機會?也不知當地薪資行情、如何與雇主談定薪資?種種資訊不對稱,經常讓求職者處於劣勢,這在跨境求職時更為明顯。

整體而言,海外工作的求職管道主要可分三大方向,一、直接搜尋你想應徵的企業是否有張貼職缺訊息;二、到LinkedIn建立個人檔案、履歷表,這是全球獵人頭最活躍的社群網站,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獵人頭會透過LinkedIn尋找人才、媒合工作;三、透過跨境求職網站,台灣包括104、1111等人力銀行都有提供相關服務。

其中,mit.Jobs是近年來頗受矚目的跨境求職網站。不同一般,mit.Jobs主打資訊公開,尤其是面對海外求職者最在意的問題─薪資所得能否因應當地生活水平,mit.Jobs打破了「面議」、「依公司規定」這個模糊界線,每項職缺都清楚標示薪資水準。

mit.Jobs另一項特色是,多數職缺訊息是來自各海外公司內部人員,求職者和職缺提供者可先透過mit.Jobs進行交流,確實掌握工作內容和薪資水準。林昶聿指出,如同分享經濟概念,透過這個平台,也能在自己熟悉的工作領域獵人頭。目前mit.Jobs擁有來自17個國家、2千多個職缺,分布以新加坡為大宗,比率為35%、大陸25%、台灣20%,其餘是英國、德國、澳洲等國家。

Q2如何讓英文履歷脫穎而出?
個人技能、實戰故事最關鍵

無論是自己尋找海外工作機會,或申請原任公司外派,求職者皆須撰寫一份出色的英文履歷表,更能助其脫穎而出。

整體而言,撰寫英文履歷表要先具備建立個人品牌之概念,尤其海外求職,即使你洋洋灑灑地寫了豐富的學經歷,但海外面試官可能還是會對你曾就讀的學校或曾任職的公司,感到相當陌生。因此,除了撰寫學經歷,海外求職履歷表更應該把重點擺在介紹你是誰?你有哪些能力?並簡述實戰故事,再進一步思索這些能力與過往戰績,可為該企業、該部門或主管創造哪些價值。

學經歷精采度因人而異,但履歷表要讓人願意讀下去,卻有通則可循。究竟履歷表如何寫才能吸引人?秦浤傑整理出「五C」與「三不」原則:

Clear乾淨:版面要保持乾淨、清爽,一張履歷表不要超過兩個顏色。
Consistency一致性:譬如字體、字級要前後一致,建議是有襯線(sans)的字體,可增加易讀性,如Century、Garamond等,字級介於10至12級之間。
Concrete具體:說明個人的工作歷程與能力。
Concise簡潔:事實文字敘述,不要咬文嚼字,用字也不要過於艱澀。
Convince說明:以說故事方式,簡述個人過往戰績。
以歐美而言,某些企業會特別重視平等權,因此,以下3個常見要素若不出現在履歷表上,更能吸引人,包括不寫性別、不放照片、不寫居住地。

Q3談薪資福利要注意什麼?
租屋、交通津貼可省一筆開銷

薪資多寡並無定數,走遍全球皆如此,通常薪資核定主要綜合考量求職者的工作年資、職務高低、工作能力、發展潛力,及就職地區的生活水準而定。有制度的企業也多半會事先設定制式的薪資計算政策,建議求職者要事先打聽好,並自我評量身價,才有望獲取期望報酬。

除了薪資所得,無論是接受台灣企業外派,或自己爭取到海外公司當地聘雇(local hire),求職者皆可在公司容許範圍內,要求海外津貼與增加駐外福利,分成現金與非現金給付來探討:以工作者立場而言,有些國家,例如中國、某些東南亞國家,提供員工住房、用車等非現金給付,可免課稅,若企業採取此一作法,不會增加工作者其他所得收入,而間接增加員工負稅,員工會比較划算。

但各國法律制度不同,多數歐美國家的非現金給付仍要課稅,促使企業會選擇採用直接給予員工租屋或交通津貼的現金給付方式,求職者就任前,建議先查查各國法律規定,再思考與公司協調。

此外,基於租稅平衡政策,有些企業會給予負稅補貼,作法是先計算員工原先在本國的薪資所得應繳交之稅金,再計算員工派至它國工作,增加收入所造成的增加負稅,再給予差額津貼。這項負稅補貼在海外已行之多年,台灣企業未必跟進,簽約前要先確定清楚。

Q4海外稅率怎麼課?
出具工作國稅負繳交證明,台灣可免稅

整體而言,如果到海外工作,影響工作者的稅負以所得稅為主,建議要留意以下3大方向,包括:

一、海外收入大於1百萬在台灣皆要課稅,屬於稅率為20%的最低稅負制,但當中有670萬元的免稅額。

二、計算所有工作天數,這是影響負稅高低的一大關鍵,不要成為當地國的稅務居住者,否則不僅會影響課稅的稅率高低,亦會影響課稅的計算基礎(所得加總)大小。

三、先繳交工作國家的所得稅,然後取得該國稅務機關出具之納稅證明,及經過合法公認證程序後,可全部予以抵扣台灣之基本所得稅額,而不須再繳稅。

其中,第2點指出,多數國家對於「居住者」與「非居住者」會採取不同的課稅標準,通常在一國居住滿183天,就可能被歸為居住者,有些會採取不同稅率,居住者的稅率通常比較高,因此控制工作天數,便能具有不同的課稅身分,可大幅降低所須繳交的稅金。此外,部分獎金之發放亦可與公司討論,視台灣及工作國家之稅率高低,決定是否於任職前或後發放,亦可達到節稅之效果。

本圖/文由「財訊」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海外求職關鍵四問 助你踏出成功第一步 履歷怎麼寫、稅率怎麼課⋯不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