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橘 翁筠茜
圖片來源:中央社 。
呂秀蓮昨天上 直播 談台北市的住宅政策,根據 自由時報 ,他說到買房子是步入中年想安定下來才會有的需求,年輕人本來就買不起房子,「大學畢業憑什麼你就可以買得起房子?這個觀念是不對的。」直播上也提到「流動產」與「不動產」的概念,打破傳統「人人都應該擁有不動產」的觀念。
年輕人買不起房子,怎解?
台灣目前面臨普遍低薪的現象, 蘋果日報 日前的報導提到:「39 歲以下求職者有 3 成是會花光月薪的『月光族』,另 7 成雖能存款卻月存不到萬元;4 成 3 自認工作毫無目標、4 成 7 目前負債、8 成 7 至今買不起房。」顯示就算不是如新聞中常講到的「22k」極端值,大部份的年輕人平常雖能存款,但「買房」對他們而言還是天方夜譚。
對於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的狀況,呂秀蓮在直播上談到 要以「流動產」取代「不動產」的概念 , 自由時報 寫道,全球化的時代,呂秀蓮鼓勵年輕人應該放眼天下,「今天找到的工作不是你一輩子的工作」,工作會改變,居住的房子也不一定要拘泥在同一個地方,只要有房子可以住就好,意指以租房子的形式讓自己有個居住地,不用一定要買下固定的不動產。
房子用租的,生活品質反而提高
她還提到,如果秉持「不動產」的觀念,一方面會因買房而負擔沈重,收入全部拿去付房貸,但是房子越住越老,另一方面,可能也會將就於房子,不願意出去外面闖天下。呂秀蓮再次強調「流動產」的意義:「我人到哪裡有房子住就好,付得起租金就可以享受」。
抱持著「流動產」的觀念時,收入不會全部拿去付房貸,生活品質也就變好了,年輕人也會更願意到外地找找更好的工作,「也許由南到北,也許在國外」,不拘泥在不動產的位置。
她說到,年輕人本來就買不起房子,現在年輕人就要先保持流動產的觀念,等到步入中年想尋求穩定時,再考慮買房的問題。
PTT 引起正反兩邊評論
呂秀蓮此番言論在 PTT 引起一陣討論,有些人支持他提出的想法:「講得很好啊 , 傻了才留台灣賺死薪水背房貸」、「他這句是事實」、「這次講得有道理。 被房子綁住又不好脫手。有好機會反而放棄 」、「同意啊 買台灣房子被綁做啥ㄏㄏ」、「同意啊 為了在臺北是買房省吃儉用一輩子自己也沒享受到」,也有人質疑:「被房子綁住不好脫手?現在不都租給其他人?」、「現在很多人是要結婚生子了還是買不起,這才是關鍵」、「問題房租很貴呢,可以先打房,不要有投資客行嗎 」。
德國的住宅政策
關於住宅的問題,德國或許是個好典範。德國政府在法律上明確地保障人民的居住權, 風傳媒曾報導,德國法律規定房租漲幅若超過合理租金的 20%,房客可向法庭申訴;如果超過 50%,就構成犯罪,房東要被判刑,讓房客不會無緣無故因租金大漲而沒地方住, 德國也因此維持了十年的房價不漲 。
在德國,為避免開發商壟斷市場,「住宅合作社」 的概念普及,住宅合作社指的是由想找居住地的人共同集結力量,自籌資金,組成一合作社,再將資金拿去請人蓋房子,蓋好後,這些自籌資金的人就成了住民付租金,雖然不能擁有房子,但能夠有居住的權利,住宅合作社也讓德國人樂當租屋族,或許台灣也可以借鏡。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中央社 。)
參考資料:
自由時報 〈 年輕人不該買房?呂秀蓮:大學畢業憑什麼買得起 〉
蘋果日報 〈 青貧族窮忙 3 成花光薪水 〉
風傳媒 〈 探索社會住宅》德國人人住得起,公平與正義兼具 〉
本圖/文由「BuzzOrange 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民進黨有誰敢像她說真話——呂秀蓮:大學畢業憑什麼買得起房子,這觀念不對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