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志明 研發長

台灣競爭力是否衰退雖然是一個爭議的話題,但至少我們沒有進步是較被接受的共識,相較別人的進步,我們就顯得不進則退。進步停滯的原因一定有很多,但筆者深深感受到的主要原因,在於近年來常被大家掛在嘴邊的歷史共業文化,還有雖然不講卻每天都在做的比爛文化。每次遇到重大問題發生時,不論是餿水油的問題(包括GMP)、國科會研究補助的假發票問題、高雄氣爆問題等,往往檢討時就歸咎於歷史共業,然後就不了了之,因為找不到要負責的人。其實重點不再應該由誰負責,而是應該如何改進,但我們卻將大部份的注意力都放在究責,而非放在改善與更重要的持續追蹤。更慘的是,將大多數的時間與精力放在追究責任時,被追究者就會使出比爛文化,找出更多比他更爛的例子,當爛人多到無法處理時,此問題就會很快被健忘的我們擱置,直到下次同樣問題發生時,才再重演相同的歹戲。這樣的文化也很快就遺傳到下一代,當學生不想學習時,只要大家一起比爛,除非老師敢當掉一半以上的學生,否則大家就會一起過關。這種比爛文化才是造成進步停滯的原因,因為我們都在跟後面的國家比,然後就覺得已經很不錯了。我們常常在罵南韓的不要臉,但仔細想想,他們之所以要做這些不要臉的事,是因為他們一直在跟前面的國家比,無法接受落於人後的結果。不去討論負面的部分,我們應該去看看他們為何可以在許多方面都已名列世界前茅。其他如日本的明治維新,現在中國大陸的經濟進步,在在都顯示標竿(benchmark)學習的成果與重要性。我們真的要交給下一代追求進步的文化,而不是比爛文化。

201409271000_鍾志明_短評_歷史共業文化與比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