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蘭津渡

如果時下提起鴨脖,一定會想到武漢。武漢鴨脖,作為一種鹵臘小食,儼然已成為武漢飲食文化的新符號,各類品牌的鴨脖店如雨後春筍般開遍大江南北,武漢甚至被戲稱為“鴨脖市”。

然而時光倒溯十幾年,在那個武漢鴨脖尚未風靡大陸時,我第一次對武漢鴨脖產生印象,卻是來自由武漢知名作家池莉小說改編的電影《生活秀》。

這部電影讓人對武漢鴨脖充滿嚮往,也因為電影中武漢鴨脖這個稱謂,而誤以為武漢鴨脖就是只賣鴨脖的。但當到了武漢,真正嘗到了實品,發現鴨脖王不止是賣鴨脖,各種鴨的部件乃至各類素菜均可鹵制,而嘗到了味道後,更是升起了一個小小的疑問,這不跟湖南湘北老家吃到的”鴨霸王”系列的品種跟味道幾乎一樣嗎? 同樣的深紅色澤,同樣的香、辣、甘、麻、鹹、 酥、綿,回味悠長。

話說回來,“鴨脖子”文化始作俑者確實就是作家池莉。在寫於2000年7月的小說名作《生活秀》中,她把“鴨脖子”和女主角來雙揚活靈活現地推向了大眾。武漢鴨脖也正是因為小說和電影而得以成為一個鮮明的城市意象!但在武漢《長江日報》記者對她的採訪中,得到的電郵回復是這樣的:“很簡單,你採訪吉慶街老藝人或者自認為是‘來雙揚’的劉瓊就都有了,他們肯定很清楚地記得,以前武漢其他地方有無鴨脖子我不知道,至少吉慶街在我1999年動筆寫作《生活秀》之前,是沒有誰把鴨脖子當菜賣的,我給來雙揚設計這個道具正是因為它偏僻獨特。小說之後改編了電影,電視,話劇和現在的京劇,就形成現在這個樣子了,挺好。”

很顯然,武漢鴨脖在小說及電影轟動之前其實並不見得流行於全武漢,甚至並非原產自武漢,武漢這個相容並蓄的大碼頭其飲食必定來路多元。從方言字音中,我們似乎可以推斷出一些線索。湖南叫“鴨霸王”,剛好“霸”在湖南不少地區讀作“bo”,語音學上稱為元音高化,是湘方言的重要特徵,而武漢周邊的黃岡,鄂州地區也有同樣類似的語音特徵。到了武漢,或許被人訛作為“脖”。但真正的武漢方言也不說“脖”,而是“頸”。且看池莉小說原著中是如何寫的: “鴨頸下酒,越喝越有”,“鴨頸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是是活肉,淨瘦,性涼……吃了鴨頸,添福又添壽”。電影改編中,卻將方言的鴨頸改為了普通話的鴨脖,而恰好“鴨霸王”的湖南讀音又接近“鴨脖王”,於是武漢鴨脖及緣巧合地成為了一張因方言而誤讀的飲食名片。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