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吵鬧的喇叭聲、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導致空污,路邊停滿了汽車,我們似乎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城市風景。
不過,近年來,越來越多歐洲城市重視公共空間的社會意義,以及城市環境品質對個人健康和福祉的影響,並決定做出改變,積極推廣綠色交通,邁向一個更宜居的城市。
此外,也有些民間團體或是公民厭倦了長期以來「汽車優先」的邏輯,希望透過採取直接行動捍衛權益,奪回因汽車而失去的公共空間,拿回行人或自行車騎士路權。
以下是歐洲城市放棄「汽車優先」邏輯,邁向宜居城市的 7 個例子:
英國小公園運動,從停車位奪回公共空間
在英國,居民們想要從停車位奪回原本屬於所有人的空共空間,他們的做法是在停車位上創建自己的小公園!這裡有兩個例子:
「透過將路邊空間改造成公園,我們可以創造更好、更安全、更有吸引力的街道,鼓勵人們在那裡度過時光。」倫敦小公園運動(London Parklets Campaign)創始人布倫達.普赫(Brenda Puech)表示道。
如果我們更加關注城市空間的使用分配,會發現城市和路邊的公共空間應該是供所有人使用的,而不僅僅是停放私人的汽車。
延伸閱讀:在倫敦,停車位更有價值的利用是可以停放「人」!居民奪回公共空間,創建多元特色小公園
「一個停車位只能讓一個人(停車的駕駛)開心,但在社區內一個停車位中的小公園,將對整個社區有用,並且可能在一天內讓數百人開心。」英國西米德蘭茲郡的自行車和步行專員亞當.特蘭特(Adam Tranter)將卡車改裝成小公園。
延伸閱讀:從停車位奪回綠色空間,英國男子將小貨車改造成迷你公園,還成為打卡熱點!
投資永續交通,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其實,荷蘭早在 1970 年代就已經意識到汽車帶來的壞處,並轉向建設更多自行車基礎設施,成為今日的「自行車王國」。不過,為什麼荷蘭人在 50 多年前就有這樣的想法呢?
原來,在汽車盛行後,荷蘭的道路死亡人數不斷增加,1971 年成為荷蘭交通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3,200 多人死亡,其中包括大約 400 名兒童。人們漸漸不願意為汽車提供的便利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
荷蘭全國各地開始了抗爭運動,他們的訴求包括為孩童創建更加安全的道路,同時維護行人和自行車騎士的權益,並呼籲政府從根本上改變國家的交通政策,汽車不應該再處於交通金字塔的頂端。
延伸閱讀:爭取行的安全,荷蘭公民上街!翻轉汽車優先邏輯,成為今日自行車天堂
同樣在 1970 年代的荷蘭,當大部分城市都為了解決交通堵塞問題,決定拆除舊社區,並在市中心修建高速公路,以將更多城市空間分配給汽車。
然而,在荷蘭北部格羅寧根這座城市,有一位年輕政治家馬克斯.范登伯格(Max van den Berg)決定讓他的城市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他夢想著將汽車從市中心驅逐出去,並為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創造空間。
1977 年,市議會採用了范登伯格的交通循環計劃(Traffic Circulation Plan),將市中心分為四個部分,在單向交通和禁令的限制下,汽車必須繞著市中心走環形路,而騎自行車的人可以在為他們建造的新自行車道上自由移動。
因此,在格羅寧根市中心駕駛汽車成為一件耗時的事,騎自行車旅行則是一個更快的選擇。
延伸閱讀:荷蘭「最健康的城市」是怎麼出現的?45年前政治家的遠見,將城市打造成世界單車之都
限制汽車,給下一代更好的成長環境
西班牙大都會巴塞隆納為了降低城市的噪音和改善空氣品質,在 2016 年實施了「超級街區」計畫,以九個正方形街區為一個大街區,在大街區內,車道變窄,仍要駛入街區的車輛必須讓行人先行,最高時速限制在 10 公里/小時。
雖然該計畫受到部分民眾批評開車穿越巴塞隆納要花上更多時間,不過,同時也受到當地社區的讚賞。因為過去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已經變成居民休閒娛樂的公共場所,人們在街上從事各種活動,為社區帶來了活力。
雖然有些人失去了開私家車快速穿越城市的自由,但在改變的同時,也會讓更多人受益,所有的居民擁有更多的休閒空間。
此外,這也是在為孩童爭取他們應有的權利,街道應該屬於每個人,包括孩童有在街上自由玩耍的權利。只不過孩童缺乏表達想法的管道,導致長期以來他們的權利一直被忽視。
延伸閱讀:為什麼巴塞隆納的家長可以放心看孩子在街上跑?因為在「超級街區」居民才是主角,汽車只是客人
在英國和德國,也都提出了在學區的限速計畫,以降低汽車噪音汙染和廢棄汙染,同時藉此降低交通事故,給孩童更好的上學環境。
本圖/文由「CitiOrange 公民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歐洲大城如何邁向綠色交通?從3行動策略放棄「汽車優先」邏輯,城市更宜居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