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出路在哪裡?

【記者盧明正新竹報導】楊立吾博士演講「發現台灣產業的利基」(圖/盧明正攝影)

我們對中國貿易依存度高,當中國傾全力發展「紅色供應鏈」時,台灣的出路在哪裡?香港朗福科技執行董事、曾任上海中芯國際工程院士楊立吾博士在一場專題演講中表示,台灣應重商輕政,取經於中、西亞,搭上「一帶一路」的順風船,成為有科技含量的拾穗商群。

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日前在清華大學舉辦「產業聚落專題講座」,邀請楊立吾博士主講「發現台灣產業的利基─成功轉型之鑰」時作以上表示。

競合策略 走向海外市場
清華大學校友、成長於台灣南部的楊立吾表示,聖經中路得在波阿斯的田裏撿拾麥穗,以供養她的婆婆拿俄米溫飽(參路得記二章1-7節),也就是大財主讓收割打捆剩下的麥穗留給貧苦需要的人。他講「拾穗」是謙虛的說法,台灣不是真的要去拾穗,而是將自身具有「科技能力」的軟實力,在「一帶一路」的這些國家中,尋找台灣「商群」的機會。

他懇切地說,台灣不僅要走向海外市場,參與競合策略(Co-competition),如此才不會喪失台灣既有的兢爭優勢與能力。

楊立吾表示,台灣面對的是全球「資源衰竭」的大環境變化,包含水、空氣、土壤的嚴重汙染,加上資本主義危機及通貨緊縮,造成財富分配不均、意識形態極端對立,台灣產業必須發掘自身優勢及尋求轉型,以重新加入與全球的「新能源」、「科技通訊」、「貨幣戰爭」、「海權」…等競爭,讓台灣在世界洪流中佔有一席之地。

「未來的新興市場具備強大經濟影響力」楊立吾表示,1990年以前,先進地區的美國、歐盟及日本,其GDP(國內生產毛額)總和佔全球73%,至2014-2015年,此三區域GDP總和降至48%,預估至2050年,這些先進地區國家的GDP總和將只佔全球28%。因此,如何在世界各地發現潛在規模的新興市場,例如歐、美、亞洲等一些發展中的國家,都可能是我們以後參與貿易的對象。

發揮台灣親和軟實力
有多年半導體實務經驗的楊立吾認為,中國打造半導體供應鏈時,我們應該決定參與競合。2014年中國市場進口DRAM總金額達102億美元,佔全球五分之一的產能,並以官方主導「國家大基金」在美國收購相關企業,企圖以進口方式,加速完成打造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

反觀台灣,目前海外接單出口比重達到53%,光是2014年對海外投資成長率40%,以致資金不斷外流。楊立吾建議,台灣應走入全球市場,面對第三次產業革命造成的缺口段,進行海外融資,垂直整合智慧製造方法(例如工業4.0,提昇製造業的電腦化、數位化、智慧化的能力),以發揮台灣親和性的軟實力。

「台灣半導體代工模式發展已近尾聲!」楊立吾直言,台灣引以自豪的半導體電子代工行業,由於主導市場規律(指摩爾定律)已讓台灣失去四十年前的驅動力,而降低成本的經營理念也無法持續成長的動能,日漸微薄的獲利能力更無力支持昂貴的研發支出與市場競爭的新思維。因此,台灣產業必須改變作業思維,將產品零件模組化,運用網路整合系統,在全球各地吸收所需科技人才,營造新的商業經營模式。

走向物聯網的趨勢主流
「台灣應由電子、光電中、上游走向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應用的趨勢主流」楊立吾表示,台灣在創新光、聲、電等方面有良好的技術基礎,可由通訊、能源和物流網的組成,透過大數據(Big data)處理分析資料,以研判未來的商業趨勢,這才是台灣工、商、農、醫、教育及文創產業的新契機。

他舉例說,台灣的房價居高不下,為解決人口老化的居住問題,在鄰近大都會的桃、竹、苗地區發展「智能住宅」,連結網路系統,推廣在地化及智慧化的有機農業的休閒生活,並可結合預防醫學與電子病歷系統,必能建構銀髮族的友善居住環境。

楊博士也舉印度為例,印度是南亞最大國家,土地面積為全球第七大,人口數名列世界第二,為解決資源逐漸衰竭問題,印度斥資300億美金打造上百個「智慧城市」,在2022年之前,將提升國內太陽能發電量25倍,目前率先實施的就是在機場旁邊建設太陽能發電廠,目標是提供100%的機場用電需求。藉此提醒台灣:開發新能源、發展智慧城市是可以並行不悖。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楊立吾:成為有科技含量的拾穗商群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