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康健雜誌230期 作者/林頌凱 圖片/康健雜誌

CGH

首先我們必須釐清:許多人以為退化性關節炎是「加害者」,是身體痠痛的原因,讓人飽受疼痛與不適。殊不知它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在時光推進中,不時因為我們錯誤使用或過度使用身體,最後才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

退化性關節炎肇因於不正常的力學結構,主要來自下列5因素:

1/錯誤姿勢

如拖著腳走路、站姿三七步、走路歪一邊、坐矮板凳、跪姿擦地、蹲著做事、常作低頭族等,都是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元兇。

從力學觀點來看,人體的中軸在脊椎、穩定的重心在骨盆。當活動時身體歪斜,或左右兩側受力不均,給予關節和軟骨的壓力就變大。年輕的身體或許還可應付上述耗損,但隨著年紀增長,骨質疏鬆、肌肉流失、關節僵硬、軟骨磨損、血液循環差都上門,自然容易磨損退化。

2/過度使用

人體就像機器,關節像是零件。機器操作錯誤容易使零件摩擦而故障,而機器過度使用就會使零件容易損壞。不幸的是零件壞了要換簡單,但關節壞了卻無法隨時更換,即使換了人工關節也不會像「原裝」的一樣好用。

3/鄰近部位的傷害

關節退化通常合併其他損傷,且姿勢動作的代償作用,還會導致鄰近部位進一步傷害。

舉例來說:雙側膝關節退化多半來自於腰椎的舊傷或骨刺,身體核心肌群力量不足,使得膝蓋需要承受更多的體重與壓力,最後才導致膝關節磨損;網球肘或是五十肩的疼痛如果一直無法治癒,很有可能與頸椎退化有關。

4/關節本身鬆弛

身體會因為自然老化、舊傷未癒及缺乏運動,導致關節周邊的肌腱、韌帶、肌肉變得無力或鬆弛。這些組織構造原本是用來增加關節穩定度,一旦出現鬆弛無力,就會使關節變得更不穩定、承重力變差,加速關節磨損。

5/肌肉和筋膜張力異常

骨骼靠韌帶、關節囊互相連繫,而活動則靠肌肉以及神經系統協調動作。肌肉與骨骼的連接點,通常是筋膜或肌腱,這些是組成人體及控制活動的重要結構。

當肌肉、筋膜因種種因素而沾黏緊縮,張力的異常會直接影響關節力量平衡,造成軟骨磨損、關節錯位等狀況。而肌肉筋膜的沾黏緊縮還會阻斷該部位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進而阻礙氣的運行,對於關節健康可謂雪上加霜。【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30期,網站

230

延伸閱讀:

身體百科/更多關於骨鬆、關節炎的重要知識

譚敦慈:對抗空污,必吃4類顧肺食物

不要再誤會跳繩了!對膝蓋的衝擊比慢跑小

「最傷膝關節動作」排行榜 TOP3大公開

不想膝蓋痛,這7種食物最好少吃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