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V16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因董事會與教職員溝通破局,被迫從轉型走向退場。(圖/吳尚哲攝)

「不誇張,至少10幾家私校來找我,不只虧錢的想退場,賺錢的也想走,大家都知道學校做不下去了。」一位企業負責人私下透露近期私校為求生存,到處找產業捐資入主的急迫。

私校危機並不是現在才爆發。2014年起,屏東高鳳數位學院宣布停辦,開啟私校退場第一槍後,又有永達技術學院、興國管理學院、台灣觀光學院和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陸續走上轉型或退場之路。

2月,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因接手的怡盛集團董事長黃平璋被教職員指為覬覦校產的禿鷹,雙方溝通破局而確定走上退場;苗栗地方法院在12月裁定由工會代表進入臨時董事會,處理校產清算與職員退撫。

5月,大華科大因蓋新大樓,出現財務缺口,董事會向外尋求新資金,卻爆出旅美博士陳志光團隊,與香港敏實集團兩派人馬搶買大華爭議,最後確定由敏實集團入主。

10月,才升格3年的康寧大學,因台南校區招生不佳,準備申請降為技術學院,卻被查到違法招收斯里蘭卡外籍生,並涉及非法打工等行為遭重罰;連高註冊率的護理系都被牽連減招,前景堪憂。

11月,南榮科大則因教學品質低落被勒令108學年度停招,但財務也即將瀕臨赤字,而董事會仍未有積極動作。

12月,前身為復興工專的蘭陽技術學院宣布6系停招,只保留餐旅管理系,按時程推算,最快4年後停招科系就會退場。

亂象1:假留學真打工》未盡輔導責任,外籍生違法工作 

不僅上述5校,和春、崇右、中州也面臨註冊率連年低落、財務赤字的問題,如果不是少子化的因素,學校是怎麼把自己搞倒的?「他們不是壞,而是笨。」一位教育界人士直言。

以招收外籍生來說,技職學校為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同時拓展生源,近幾年以「國際產學專班」等名目招收東南亞學生,南華、明道就相當積極。只是正規做法是學校派人到當地國家招收高中生,檢附財力證明並通過英語和華語能力測驗後,才能來台就學,門檻不低;因此有學校砸重金,直接派老師到當地輔導學生語文能力,日後來台也比較容易適應。

然而需求一高漲,就出現所謂的國際留學中介,當然也不乏惡質的人力仲介,反過頭來先幫學生找到工作機會,透過學校與外交部申請學生護照,遂行「假留學、真打工」,再與學校拆分學生來台工作的佣金。而學生為了籌措學雜費,到了台灣也就真的必須去非法打工,而不是念書。

一位教育部官員私下透露,康寧表示自己被仲介騙;或許可能,但校方高層飢不擇食,為了讓這批沒有財力證明的學生來台,竟承諾會發4年全額獎學金給學生,外交部才核發學生簽證。如今被抓包、被教育部要求全額給付獎學金,校方竟然還與教育部討價還價,實在是說不過去。

2001年中州升格為科技大學,但長期低註冊率和財務赤字仍無法改善。(圖/翻攝自官網)

亂象2:廣設低門檻學程 學分班學生輕易取得日間部學籍  

根據教育部調查,康寧踩到另一條紅線是沒有經過正常管道,就把推廣教育學分班的學生轉成具有正式學籍的學生,因此被勒令停辦推廣教育學分班與非學分班。「這也是笨。」一位私校經營者苦笑,為了迎合學生,讓學分班學生透過很寬鬆的檢定,轉成正式學籍生的狀況並非少見;但再怎麼寬鬆,也都得走完程序,而康寧竟然天真到完全省略。

更令教育界叫苦連天的是,教育部這次不僅罰康寧罰得特別重,「還把大家都當賊在查,」一位私校校長透露,這學期的新南向招生有30幾個學校被停招。

亂象3:辦學不比辦企業》吃緊弄破碗,犯《教師法》天條  

至今仍在處理教職員欠薪爭議的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則是讓所有有意接手私校的企業家作為殷鑑—在搞定教職員退撫前,不要貿然進場,因為只要碰到《教師法》第14條(教師聘任後,除有判刑確定等事項者外,不得解聘、停聘或不續聘)和《教師待遇條例》第24條(私立學校未依聘約支給教師薪給時,其所屬學校財團法人全體董事應就未支給部分與學校負連帶責任)這兩大天條,操之過急反而會惹得一身腥。

亞太前身為親民技術學院,早在2001年時就因為辦學每況愈下而被教育部接管。2016年公益董事李金桐力邀怡盛董事長黃平璋接手,怡盛集團為中國前5大物業管理外商公司,在台灣有台北101大樓、宏盛帝寶等客戶,管理近千棟大樓,人力需求很高;卻萬萬沒想到辦學不比辦企業。

根據亞太教師與高教工會指控,該校易手後,多達19個科系停招,卻未新設科系,黃平璋承諾的資金遲遲未到位,卻已利用校址開公司、安插人事、逼退資深老師,強烈質疑黃平璋是刻意把學校辦到倒,好接手價值達11.88億元的校產。黃平璋起初反告誹謗,但不敵亞太教員強悍,後來索性連捐出的1.5億元都不要了,率眾退出董事會。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坦言,每一所學校退場都是藝術,為平息眾怒,亞太已將校地信託,而設校基金僅存約3000萬元將用以資遣老師,學生已全數轉學到育達等鄰近學校或安置,目前亞太停水、停電,確定走入歷史。

其他私校校長表示,其實只要董事會和職員溝通暢通,亞太並不一定要走上停辦;但這件案例讓有心接手的企業起了寒蟬效應。

亂象4:董事成員家族色彩濃》不時爆弊案   硬撐著不退奈他何?  

反觀部分私校董事會要是背景夠硬,教育部要管也是有心無力。在教育圈,有幾個家族特別以經營私校著稱,例如在2018年初驟逝的康寧大學董事長鈕廷莊有私校天王之譽,董事之一吳慶堂為啟英、治平高中董事長,號稱全台最大私立中學體系經營者。位於彰化的中州科技大學,現由醫師柴洵清家族入主,也引進秀傳醫療體系資金,另一董事、隆慶興實業董事長蕭松喜,家族在員林經營大慶商工,同時也是17年前轟動一時的景文案關係人、《國語日報》前董事長林昭賢的舅舅。

但若要論背景最硬的,和春技術學院羅家要算數一數二。其實早在102學年度和春就因教學品質低落被教育部列管,但2017年仍爆發涉嫌找來上百名中年原住民人頭新生,以美化註冊率,詐領教育部上千萬元補助費,遭到行政處分,勒令6系停招。

解法1》公私立同步瘦身 貼緊產業特色  

和春董事會由前立委羅傳進家族組成,羅氏家族深耕高雄政商關係,除了教育之外,也經營戲院、環保、保全、護理之家、漁業公司,由家族成員各任要職。羅傳進兒子羅世雄曾任兩屆立委,後轉赴行政院南部服務中心擔任執行長,目前為和春執行長與企管系教授;羅的妻子呂綺修則擔任該校副校長,雖未違反《私校法》規定董事不得兼任校長及其他行政職務,但可見家族參與校務甚深。

羅傳進與羅世雄父子(左圖/翻攝自網路)、2018年初驟逝的紐廷莊(中圖/資料室)、蕭松喜(右圖/翻攝自大慶工商臉書)都是台灣著名的私校辦學家族。

「為什麼台灣高教陷入窘境?因為大家都在卸責!」民進黨立委鍾佳濱直言,「這是一個共犯結構,學生、老師、學校都不肯誠實面對。」鍾佳濱認為,解方應該是:公私立學校同步瘦身、縮小規模、特色經營。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亦認為,少子化浪潮是危機、是轉機、也是看出退潮後誰有穿褲子的良機,不過現行的《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卻是一味逼私校退場,對有心辦學的私校並不公平。

未來10年,若大學新生人數會減少10萬人,以一所學校3000人估算,至少要倒30家,而且由教育部的態度來看,該倒的都會是私校。劉維琪直言,教育部這時要講清楚,高等教育到底是要走市場制還是公共化?如果教育部有意走向「天下為公」,卻綁死私校學雜費,它合理嗎?「現在是鬆綁學雜費最好的時機,私校也不敢漲太多,但能給予空間發展特色,否則就算超過3000人也活不下去。」

2017年行政院通過《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後,教育部便成立專案辦公室,積極輔導問題私校退場轉型。參事張明文分析,有鑑於日韓在私校退場上,日本採取財務控管,韓國則用評鑑機制,台灣綜合兩者,訂出財務與教學品質指標,並且公開校務資訊,一旦有紅字警示,就會要求學校改善、或是董事會持續捐資;但若如華梵大學註冊率低、連年虧損破億元,而校務基金仍有10.34億元,就不會為難校方。

解法2》提供退場誘因 不應一味排拒財團  

然而要退場,也須給予配套和誘因。一位校長直言,想轉做長照機構,內政部、衛福部會同意嗎?想改辦高中或五專也沒那麼容易,因為大學的地目是「文高」,要變更地目為「文中」才能改制,一申請就是數以年計。

近來教育部把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模式奉為圭臬—引進企業、改為獨招、小而美的利基學校;但審查程序仍繁複,許多私校經營者認為,既然校產都已信託就應簡化流程,讓承接者更快上手。

說到底,私校轉型退場只是高等教育規畫的一部分,當局者應趁此時提出更具宏觀的高教政策,讓台灣擺脫過度競爭、過度招生的惡性循環,轉捩點就在此刻。

本圖/文由「財訊」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揭露4大經營亂象》大學私校連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