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章致綱

天氣越來越冷的寒冬聚會,總會習慣點幾道溫暖禦寒的藥膳湯品暖胃又暖心當然少不了香味四溢的麻油雞!

對很多人來說麻油雞是從小吃到大的冬天補湯,因為有家的味道,所以大夥談到年長阿嬤、媽媽烹煮麻油雞的食材都特別起勁,就是要讓在座的賓客感受「我家煮的麻油雞最道地」

食物名稱是麻油雞,食材重點自然會放在麻油,一講到麻油,有人會脫口而出「雲林北港麻油最道地,每次到北港拜拜祈福,一定會順道買麻油,煮出來的麻油雞特別有滋味,而且很香!」但有人卻搖搖頭,「為什麼用買到的北港麻油煮麻油雞,家人覺得有苦味,不好吃!」

於是麻油雞有苦味成了討論話題,「麻油雞不能加鹽巴,加了就容易苦。」、「是不應該加米酒,加米酒會苦!」。

亞洲人 碗 雞 中國的 美食 美味 晚餐 菜 吃 雞蛋 味 食物 綠色 健康 熱 熱 午餐 豪華 餐 麵條 油 胡椒 紅 餐廳 芝麻 湯 台灣 台灣 傳統 傳統 木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為什麼麻油雞有苦味?

因為使用的是焦化麻油

不是七最八舌的議論紛紛就能得到答案而是要從廚藝科學工法一窺全貌。

其實讓麻油雞帶苦味的禍首,並非鹽和米酒,都只是代罪羔羊,麻油是主要原因北港麻油頗富盛名與北港是農產集散中心有關,雲林以南是芝麻栽種區,會集中到北港銷售,於是促進油業興盛,但麻油的品質與製造工法有優有劣有關,如果未能掌握關鍵工法,就會製造出碳化焦苦的麻油。

烹煮麻油雞的麻油,都會使用黑芝麻油,在榨取黑芝麻油過程,剛採下的生鮮黑芝麻,會用不同溫度炒過,炒黑芝麻原本是為了製造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s),炒出濃郁香氣,但火候過了頭,就會出現碳化焦苦味,再將有焦苦味的黑芝麻油煸薑母,會越煸越苦,煮出來的麻油雞就會偏苦。如果又添加了鹽,或含鹽的料理米酒,鹽是「味覺放大器」,會提高唾液的導電度,讓鮮味更鮮、甜味更甜,但是偏苦的麻油加了鹽以後,苦味在味蕾中放大,麻油雞湯就變成一鍋苦湯了。以沙拉油來煸薑母,也可以減少麻油過度加熱的苦味。

梅納反應是一種廚藝升級工法,是指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經過煎、炒、烤、炸等高溫(120℃左右),自會產生的特殊香醇風味,但麻煩的是,梅納反應的焦香和焦化反應(Overburn Reactions)的過火焦苦只有一線之隔,焦化是指有機物質碳化變焦的過程,就像是煙燻燒烤食品表面常因過度加熱,產生黑色焦化物,這是變性蛋白毒素,吃多了有礙健康。

使用冷壓低溫烘焙黑芝麻油

每口都能喝到香醇麻油雞湯

要喝到甜鮮甘美的麻油雞補湯不難,需從挑選沒有焦化反應的麻油下手,只要選擇冷壓低溫烘焙的黑芝麻油,哪怕是一滴水都不加,即使有添加鹽,也不必擔心有苦味,每一口都能喝到純麻油的雞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