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
自去(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世界聽力日主題定為「Hearing Care For ALL」時起,台灣許多相關社福機構及團體皆響應並採取相應行動,包括共同發起兒童聽能創建基金募集計畫,讓每位聽障兒都能獲得更多醫療資源並把握黃金治療期;也積極提高民眾對聽力健康的關注。時隔一年,各相關團體選在今年世界聽力日,向大眾展現這一年來的發展過程與良好成績。
除妥善運用輔具之外 持續聽能創建不可或缺
知名助聽器資深聽力師蔡鋕鑫表示,台灣每年約有千分之三的新生兒,出生時即有聽力損傷的問題,所幸,隨著聽覺輔具的進步,不論是助聽器或是人工電子耳,以及新一代的藍牙無線遠端麥克風系統,都能協助彌補聽損兒童聽力上的不足。
然而除了輔具的幫忙之外,聽障兒童後續的聽能復健、聽能創建更是不可或缺,蔡鋕鑫聽力師分享,去年發起的兒童聽能創建基金募集計畫,主旨是希望能藉此協助孩子在語言方面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也多虧有各方各界共同戮力合作,才能將計畫推廣的更深、更遠。
強力的家庭支持 從多方面協助聽障兒童
共同參與計畫的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創會25年來,藉由專業的「聽覺口語教學法」,至今累積幫助5000多位聽障兒童重建聽力。基金會執行董事陳景松牧師指出:「聽力好了,才能夠說!」不僅持續重建聽障兒童的聽力,他們也一直致力於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工服務,提供家長線上諮詢平台並且辦理各項親職教育活動。陳景松牧師說,聽損兒童要有強力的後盾支持,才能更加健康地長大。
擺脫身體限制閃耀自身光芒 聽損早療相當關鍵
蒲公英聽語協會理事長謝莉芳呼籲,台灣現約有12萬餘名聽障人口,需聽力協助的需求者上達百萬,藉由今年舉辦的世界聽力日活動,能讓社會大眾更加重視「聽覺保健」,尤其是「兒童聽能創建」。
謝莉芳理事長分享自己一路走來,從聽損兒童的家長轉變成語言治療師,要非常感謝許多社福團體,持續幫助聽損兒童成長及就業,讓他們不致因外在缺陷而掩蓋住自身閃耀的光芒,出國留學也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協會這幾年來也透過與外部資源的合作,如扶輪社、獅子會等大型社福單位,開辦給聾人父母的聽損小孩進行免費的聽語課程,於早期介入療育,可有效幫助聽損兒找回正常生活。
為了減輕家長的負擔,科林助聽器在聽能創建基金募集計畫期間捐贈500組耳模,為雅文、兒慈、婦聯、蒲公英、聲暉及單聽協會等單位轉介的聽損兒申請免費的耳模製作。
聽能復健創意多元 音樂律動讓聽損兒更有想像力
兒童慈善協會則是藉由「音樂律動」,為聽損兒提供臨床聽力復健以外的訓練選擇。理事長洪珮珮表示,慈善協會針對4到12歲兒童進行音樂律動治療,從台北、台中、桃園、高雄、花蓮、台東,2021年更將此課程觸角延伸至台灣最南端─屏東,每年平均服務超過200位聽障兒童。不僅透過聆聽音樂來讓聽障兒童心靈放鬆,音樂中較一般語言更為強烈的節奏,也可讓孩子深入感受音樂節拍、律動之間的變化,間接提升聽與說的能力。
去年底慈善協會也向台大兒童醫院提出初步合作計畫,期望能結合台大兒童醫院豐沛的醫療資源、研究能量與協會25年來對聽障兒童進行音樂律動課程的經驗,來了解「音樂」如何對聽障兒童產生正面影響,希望很快能將好結果帶給大家。
共同參與計畫的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創會25年來,藉由專業的「聽覺口語教學法」,至今累積幫助5000多位聽障兒童重建聽力。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把握資源抓緊黃金治療期 社福團體齊心幫助聽損家庭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