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第五德嘉

「犯錯了!」 by Thrall

   現今的台灣社會有些爸媽對於自己孩子犯錯時都只會推卸責任,認為我家小孩很乖、我家小孩在家很聽話、又乖巧又懂事,很難過地認為是孩子交到壞朋友才會變成這樣,一定是被帶壞的,都是那些壞朋友害的,千錯萬錯都是別人家孩子的錯,但是換個角度來說,這只是爸媽看到的某一面,孩子在外面真的也像爸媽說的那樣嗎?

KID

歸因因素

   心理學有所謂的「歸因因素(Attribution Theory),也就是我們在詮釋成功或失敗時,會盡可能地歸因於能讓自我感覺良好的因素。

   所以,自家孩子如果酒駕殺人、毆打遊民、變成恐怖情人殺害女友……,鬧出了大新聞,被媒體報導或上爆料公社而被社會大眾圍剿,爸媽若是想要說出:「我家小孩很乖,一定是朋友帶壞他!」,網路鄉民早已率先幫忙補上這句了。

輾壓教育

   台灣出生於1960到1980這段時間的爸媽,從出生到唸書的階段,承受的是高壓的體罰與填鴨教育,不是被視為菁英而待在資優班,沒天沒夜地唸書考試,被灌輸上好學校就能賺大錢」的理論,不然被認為功課不好,就被放棄在沒人要管的放牛班,只求不要鬧事就好,在這樣的「輾壓教育」下,這些5年級生跟6年級生成為爸媽之後,就分成了四種類型:

(1)、惡性循環型

   他們延續之前在學校受到的成長經驗,被爸媽師長體罰打罵,卻又繼續用「輾壓教育」教育自己的孩子,讓痛苦的經驗無限輪迴,結果造就另一群不快樂又跟爸媽結冤仇的孩子們。

(2)、自由放牧型

   有的家長相信國外的教育理論,有位爸爸就是過於堅信「自由放牧理論」,卻沒有拿捏好狀況,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受拘束地自然成長,結果卻遇到天生氣質懶散又好逸惡勞的兒子,最後才發現自己養出了一個文盲廢柴。

   也有的爸媽是工作纏身,跟孩子太過疏離,想管教也是有心無力,不知該如何是好,跟孩子的關係好像只是負責付學費和給零用錢而已。

(3)、過度溺愛型

   時代改變造成了少子化,早期台灣一對夫妻生的孩子多到讓人分身乏術,少子化後變出只為孩子而活的爸媽他們把以前不被疼愛的經驗轉化,把疼愛誤會成溺愛,所以忘了教孩子怎麼獨立思考、謹言慎行、保護自己、慎選朋友。

   就像有些傳說中的怪獸家長,在孩子的誤導下,孩子在學校出了問題,還沒分清楚到底是自家孩子的錯還是別人家孩子的錯?就立刻衝到學校找其他家長、老師、主任、校長理論,隨時都說:「我要告你!」,只差有拿球棒,還是沒拿球棒,這應該是魔幻寫實的都市傳說才會出現的劇情吧

(4)、中和平淡型

   「拿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每個孩子都有很多角色要去扮演,學生、兒女、朋友、同事……,在扮演孩子這個角色的時候是很乖,可是當他們面對朋友可能又是完全不同的樣子,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身為爸媽不會有意地忽略他們的不好,縱容他們的錯誤。

【慣子如殺子】

   曾經在我去學校演講的時候,有位老師跟我分享她無奈的感受,因為教室裡同學們丟了一地垃圾,她叫某個學生去撿,學生卻說:「這又不是我丟的!」,這位老師認為孩子的家長保護過度,臉上充滿了憤慨。

   俗話說的好,「慣子如殺子」,爸媽不是只顧孩子吃飽穿暖就好,生而不養,養而不教都是不對的,除了讓孩子擁有好的物質生活,更應該「拿捏」好教育孩子的責任與分寸,全然地寵溺孩子並不是真正的愛,不能只給孩子看爸媽希望他看的那片天空。

   英國研究指出:「不分國界與民族,希望子女成龍成鳳是所有爸媽的願望,但子女能否能成功,完全取決於子女是否有內在的上進心(Motivation)。」,   有些孩子會被過分的甜蜜親情蒙蔽了心,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爸媽不管有多愛他,永遠不要讓他失去自己,別讓「我家小孩很乖,一定是朋友帶壞他!理論(The theory of my kid are well-behaved at home,but their friends have been a bad influence.)」毀了孩子的一生。